當前,移動物聯網正處于構建綜合生態體系的關鍵階段,4G/5G/NB-IoT多網協同推進,2G/3G加速退網清頻,安全管控助力移動物聯網高質量發展,移動物聯網步入健康發展新階段。同時,移動物聯網發展面臨著2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困難、應用廣度與深度仍待提升、數據價值亟待激發等諸多挑戰。展望未來,移動物聯網發展充滿機遇,行業應用需求、應用廣度和深度、數據價值將取得較大提升。
移動物聯網揚帆起航
開啟新征程
多網協同發展
構建綜合生態體系
移動物聯網不同階段發展重點有所不同。2017年6月,工信部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重點面向連接占比約60%的低速率業務場景需求,側重NB-IoT創新發展。2020年6月,工信部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明確以NB-IoT滿足大部分低速率場景需求,以Cat1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5G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移動物聯網開始構建NB-IoT、Cat1和5G協同發展的綜合生態體系。
面向中高速業務需求,RedCap(基于5G NR的中高速物聯網)關鍵技術和標準正在研制中,未來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NB-IoT、Cat1、5G“三駕馬車”將新增一員,以全面滿足差異化業務需求。
網絡覆蓋日益深入
2G/3G退網已具備條件
移動物聯網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與5G等新技術共同構建了高速泛在、寬窄結合、覆蓋全面、安全高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截至2021年9月,我國4G基站總數達到586萬,已實現城鎮地區深度覆蓋。Cat1與4G基站無縫銜接,憑借4G的良好覆蓋可快速實現業務規模部署。NB-IoT基站數超過百萬,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網絡,實現了全國主要城市、鄉鎮以上區域覆蓋。
我國5G網絡建設加快推進,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 SA商用網絡,截至8月底,已累計開通5G基站103.7萬座,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級城市、97%以上縣區和40%以上鄉鎮。4G、5G、NB-IoT網絡建設協同推進,網絡覆蓋已具備承載2G/3G業務遷移轉網的能力,2G/3G退網條件已經成熟,產業各方開始加速推進2G/3G退網清頻。
量質雙升
步入健康高速發展階段
工信部2020年4月和8月分別下發了《關于加強物聯網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物聯網卡安全分類管理實施指導的通知》,加強物聯網卡安全管理,推動物聯網業務高質量發展。三大運營商落實相關要求清除風險卡,在2020年對連接數的增長產生了一定影響。因此,2020年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凈增量僅為1.1億,前三季度僅增長了4300萬,且7、8月連接數出現負增長。
目前看來,加強物聯網卡安全管理推動了移動物聯網健康高速增長,2020年第四季度,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單季度增長7000萬。截至2021年8月,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規模已達13.3億,比上年末凈增1.9億。移動物聯網已經步入高速健康增長階段。
移動物聯網行穩致遠
需過三道激流險灘
2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
仍需過渡期
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有43張2G/3G網絡被關閉,為降低網絡運營成本,提升頻譜資源利用率,2G/3G網絡退網的步伐仍在加快。在國內,國家層面積極推動2G/3G清頻與退網。2019年10月,工信部指出我國移動通信網絡2G/3G退網條件已經逐步成熟。2020年5月,工信部發文引導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
運營商近幾年也一直在積極推動2G/3G退網。中國電信宣布2020年6月起逐步在云南關閉3G網絡;中國移動2020年6月明確在年底前停止新增2G物聯網業務;中國聯通早在2018年就宣布將有序推進2G退頻退網,并計劃最快在2021年底實現2G全面退網。從效果來看,2G/3G語音業務遷移轉網快速推進,我國2G/3G語音用戶已從2019年超3億降至當前低于3000萬,約占移動用戶總數的1.5%。
在2G/3G語音用戶快速減少的同時,2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仍面臨一些挑戰。2019年底國內三大運營商的物聯網連接數約為11.5億,其中2G占比約為42%,承載的連接數近5億,存量業務基數巨大,2G物聯網業務遷轉仍需一定的過渡期。2020年我國2G模組出貨量仍占據了10%的市場份額,新增的物聯網連接中2G仍占了較大比重。
應用廣度和深度仍待提升
規模化應用任重道遠
移動物聯網NB-IoT、Cat1、5G技術分別面向低速、中速、高速低時延應用需求,為行業應用提供全場景技術支撐,經過各方積極探索應用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需繼續拓展行業融合應用、應用復制推廣發展空間,邁過移動物聯網應用發展存在的障礙。
5G商用兩年來,產業各方積極探索5G應用,在工業互聯網、醫療健康、智慧交通、城市管理、文體娛樂等領域形成了一批5G應用樣板,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未來實現從“1”到“N”的規模復制跨越,仍面臨產業鏈有待成熟、行業應用標準不統一、新技術與企業業務適配困難等挑戰,需產業各方通力協作。
管道價值較低
挖掘數據價值面臨挑戰
2020年,三大運營商物聯網總收入為158.89億元,僅占運營商總營收的約1%,物聯網ARPU值僅為1元左右,物聯網連接收入占運營商總營收很小部分,運營商亟需以管道為抓手向上下游價值鏈不斷延伸,探尋新的商業模式。
在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及數據量都取得了突破。2020年全球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7.4億,中國的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占全球總量接近7成。海量設備聯網推動我國數據爆發式增長,據IDC預測,中國產生的數據量將從2018年約7.6ZB,增至2025年48.6ZB。麥肯錫研究報告指出,60%的物聯網產值將來自于數據的整合分析。
我國數據資源豐富,海量數據為平臺建設及行業應用提供了底層數據支撐,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但數據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仍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數據在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使用時存在行業壁壘,數據難以自由流動;另一方面,數據非結構化、差異化、個性化的特點以及數據安全、數據產權等方面的原因,使數據未得到充分開發和利用。所以,盡管上下游企業采集掌握了大量數據,但缺少有效的使用,數據價值有待激發。
移動物聯網發展展望
雖然移動物聯網發展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但是移動物聯網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行業應用需求、應用廣度和深度、數據價值將取得較大提升。
●多部門協同推動移動物聯網發展,行業應用需求提升
2021年以來,國家部委相繼聯合印發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多部委聯動促進了移動物聯網應用與垂直行業的結合,開放了應用場景,打破了行業之間的壁壘,推動了移動物聯網與工業、農業、交通、民生等垂直行業的融合,聯動效果將從部委向地方政府延伸,進一步釋放行業應用需求。
● 移動物聯網全面賦能,應用廣度和深度提升
圍繞產業數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三大應用方向,垂直行業已經打造了一批移動物聯網行業應用標桿,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社會治理與公共服務水平、豐富數字生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帶頭作用,產業各方已經嘗到甜頭,將加快垂直行業應用復制推廣。
● 行業應用更加智能,數據價值提升
隨著產業各方加強合作,以及移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成熟與融合發展,數據開發和應用逐步開始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和規模化應用。數據的有效利用將使應用更加智能,基于數據的應用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產生深刻變革,數據的深度應用將成為移動物聯網產業生態繁榮的關鍵。
END
作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林鵬
責編/版式:范范
校對:舒文瓊
審核:申晴
監制:劉啟誠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