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時間:2022年10月18日下午12:45

早在2018年,在三大運營商進行5G網絡測試的時候,首個5G電話、首條5G網絡下發送的信息等均已早早見報,并且5G商用設備也有不少。上月底,國內首張5G電話卡也已經下發,可以說,5G形勢是一片大好。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在1月29日的SOHO中國與中國電信5G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國電信送給了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一張5G電話卡。這是國內首張5G卡,使用中國電信133號段,尾號0001。

關于5G網絡的使用,據中國移動此前的消息,如果用戶想要使用5G網絡則需要更換支持5G網絡的設備,但是目前的4G SIM卡并不需要更換。也就是說,4G SIM卡可以在5G手機上使用5G網絡。不過,運營商方面也會提供5G網絡新SIM卡。

從這條消息中,IT之家小編發現了一個問題,中國電信的這張5G電話卡還用的SIM卡,這不禁讓人想起之前傳的沸沸揚揚的e-SIM卡,尤其是在iPhone XS系列發布之后,有關e-SIM卡的消息越來越多,國內外運營商紛紛表態,將在不久后推出e-SIM卡服務,給人一種e-SIM卡即將到來的感覺。

結果呢,小半年過去了,5G電話卡都面世了,e-SIM卡還在半路上,國內三大運營商的e-SIM卡還在試點中。這不僅讓人感到疑惑:是誰,半道打劫了我們的e-SIM卡同學?

一、亮點滿滿的e-SIM卡

e-SIM卡,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

e-SIM卡的概念就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內部電路板或者直接集成到芯片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用戶無需插入物理SIM卡。這一做法將允許用戶更加靈活的選擇運營商套餐,或者在無需解鎖設備、購買新設備的前提下隨時更換運營商。未來通用e-SIM標準的建立將為普通消費者、企業用戶節省更多移動設備使用成本,并帶來更多的便利、安全性。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現階段運營商的e-SIM卡服務還在小范圍試點中,更別說什么通用的e-SIM標準了,而這個通用的e-SIM卡標準,也成了e-SIM卡推廣慢的一個原因,我們后面會說到。

雖然運營商對e-SIM卡的普及不是那么“熱心”,但是手機廠商對e-SIM卡技術可謂是相當上心,尤其是蘋果,這家智能手機界的“龍頭大佬”——因為,e-SIM卡這個想法就是蘋果公司最先提出來的。

2011年,蘋果公司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申請了一項虛擬SIM卡專利(有資料顯示該專利所說的技術是SoftSIM卡,是說蘋果專利申請的一種無須內嵌芯片,直接通過軟件實現運營商服務的專利,不過IT之家小編、經查詢,有異議,在后文中將提及)。蘋果稱該專利可以讓用戶無需使用SIM卡就可以直接訪問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服務。同時由于不需要使用SIM卡,未來的iPhone將變得更薄、更美觀。

2014年9月,蘋果在發布iPad Air 2時就首次將e-SIM卡的概念(又稱為“Apple SIM”)帶到了實際產品中,這一設計允許用戶更為輕松的自由選擇、切換運營商。

2015年7月,蘋果公司和三星與電信行業中的其他公司展開談計劃聯手推出e-SIM卡。蘋果與三星兩家公司將同代表全球移動運營商的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達成合作伙伴關系,這一合作關系的主要內容是生產一種用于消費者設備的標準嵌入式SIM卡,這項協議將把智能手機生產商也涵蓋在內。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2018年,蘋果秋季發布會推出了最新款iPhone——iPhone XS、iPhone XS Max及iPhone XR,在隨后的的iOS12.1正式版中,蘋果為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帶來了雙SIM卡激活支持——也就是正式支持e-SIM服務。

可以看到的,在推廣e-SIM卡這件事上,蘋果、三星是很積極的,但實際成果卻不盡如人意。事實上直到今天,e-SIM卡都還處于試點階段,就跟攜號轉網一樣,總有千絲萬縷的東西“扯”著后腿不讓前進。

二、e-SIM卡進展

盡管三星、蘋果等手機終端制造商大力推廣e-SIM卡,但運營商似乎對該技術有點不感冒——與其說不感冒,倒不如說運營商有點不太待見這一技術。這一點,我們從運營商的e-SIM卡進展中可以看出一二,以下是三大運營商e-SIM卡業務的最新進展: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中國移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試運行業務將于2019年1月23日至2019年12月啟用,首批僅對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深圳、成都七個城市支持;2017年12月25日,聯通正式加入了e-SIM卡服務,支持的設備有華為Watch 2 Pro和Ticwatch S等。

2018年2月14日,中國聯通已獨家獲得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試點批復,并即將在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長沙6城市推出這項創新業務。蘋果e-SIM智能手表Apple Watch 3成為首款支持該業務的終端產品。

2018年3月7日與蘋果合作推出基于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后,中國聯通宣布,于4月18日率先為華為e-SIM手表WATCH2 Pro系列產品開通蜂窩移動通信業務。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試點范圍也從此前的6座城市擴展到7個,新增了武漢試點。

中國電信2018年12月開啟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試點。這項業務目前覆蓋7個城市,支持4款華為、三星的智能穿戴設備;試點地區的7城市包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武漢、成都、杭州、深圳。業務支持的幾款智能穿戴設備為HUAWEI WATCH 2 Pro、HUAWEI Watch 2保時捷設計版、HUAWEI Watch 2 2018版、Samsung Galaxy Watch智能手表。

我們可以看到,運營商也是近一兩年才開始試點e-SIM移動終端業務的。那么問題來了,是這項技術本身存在缺陷還是這項技術實現起來難度很大,導致運營商遲遲沒有跟上呢?

e-SIM卡,又稱嵌入式SIM卡,名字已經相當通俗易懂了。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體積更小的、可以直接集成到手機內部的一種微型物理SIM卡,如果三大運營商的e-SIM方案已經成熟并開始商用,那么手機廠商在生產手機之前,將e-SIM卡集成在手機內部,能夠有效地節約本就寸土尺金的內部空間(e-SIM的體積僅為傳統SIM卡的10%),同時可以介入到用戶和運營商中去,從中改變三方在網絡服務中的利益分配,這個利益分配我們后文中會講到。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e-SIM卡其本質還是物理SIM卡,只不過是將體積做到了足夠小,可以集成在手機內部上。與傳統的SIM卡不同的是,e-SIM是可編程的,支持通過OTA(空中寫卡)對SIM卡進行遠程配置,實現運營商配置文件的下載、安裝、激活、去激活及刪除。這樣一來,運營商就變成了只提供網絡服務“套餐”的服務商了,對用戶的控制權被削弱,運營商似乎不太樂意看到這一幕發生。

那么,e-SIM卡是如何做到令運營商感到“害怕”的呢?說到這,我們需要詳細了解一下,e-SIM卡的工作原理。

三、e-SIM or SoftSIM ?

前文中,我們提到了SoftSIM,IT之家小編在這里對e-SIM及SoftSIM做一個詳細的介紹,并存疑。

SoftSim概念最開始是蘋果提出,后來也有其他終端商跟進,它的基本特征是手機廠商等其他移動終端廠商控制寫入SoftSIM的信息,可以截斷用戶和運營商之間的聯系,改為由終端商向用戶出售通信服務。這時候運營商就被邊緣化了,比如,用戶可能在屏幕上點幾下就可以更換運營商,而且可更換的運營商范圍是設備制造商來定的,甚至可能把這個菜單都取消掉,由設備商直接為用戶選擇運營商。

IT之家經查詢資料發現,現有說法都表示e-SIM卡和SoftSIM卡是兩種不同的“無SIM卡”實現方式,e-SIM有一個物理SIM卡芯片嵌入在手機主板上,SoftSIM卡是依托操作系統純軟件實現的SIM功能,沒有實際的物理芯片存在。

那么果真是這樣的嗎?IT之家小編前往華為官方網站查詢發現(目前只有華為與GSMA對SoftSIM卡的詳細描述,且描述類型相似,都有嵌入主板的芯片這一設定),華為對SoftSIM的定義是這樣的。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華為在介紹SoftSIM卡時,舉了個例子:

假設UICC被嵌入到手機主板,用戶就可以從任何運營商處下載SIM。例如,用戶從柏林的經銷商處買到一臺智能終端,該終端預裝了DT、KPN、沃達豐和Telefonica等運營商在當地子公司的SIM,用戶可選擇使用其中任意一家電信運營商的服務。如果用戶對首選運營商的網絡覆蓋范圍不滿意,還可以自由更換運營商。當該用戶去巴黎旅行時,攜帶了這臺智能終端,他還可以從巴黎當地的運營商處下載SIM,瀏覽并選擇最適合在巴黎期間使用的服務,而不會產生漫游費。

此外,如果用戶設定了預期的數據和語音消費限制,或者終端記錄了用戶的使用喜好,那么大部分應用程序還能進行自動調整,避免用戶手動更改終端設置,如設置當地時間等。

上述假設就是“SoftSIM”的應用場景,SoftSIM卡的優勢是不用與運營商簽署長期合同,手機補貼也會成為歷史。對產業鏈來講,SoftSIM帶來的最重要的變化,也許是移動終端操作系統廠商將掌控移動互聯網的話語權,讓運營商更深地陷入“啞管道”陷阱。

同時華為也描述了這項技術給運營商帶來的挑戰,華為表示:

用戶能在不通知運營商的情況下,自主更換運營商,這很可能引發運營商之間不計成本的價格戰,以吸引更多用戶。

如果SoftSIM變為現實,對運營商來說,營收將會大打折扣,這也就是為什么運營商遲遲沒有普及e-SIM(SoftSIM)卡的原因。

從表面上看,SoftSIM對電信運營商來講似乎非常不利,但是未來仍然充滿了未知因素,如果運營商想要避免未來僅通過語音通話時長和數據使用量來獲得經濟效益,就必須研究大量的用戶數據,了解用戶正在做什么、將來可能會做什么,然后通過OTT合作、云存儲、內容高效分發或其它手段,滿足用戶的需求。運營商必須竭盡全力,順應包括SIM“軟”化在內的發展趨勢,做好應對。

而手機生產商將最終決定著SoftSIM是可行還是不可行,多數手機生產商的本能選擇是前者,但還需要簡化制造工藝,改變制造流程,使終端外形更薄更小

上述是華為對SoftSIM卡的定義及應用場景的描述,是不是跟e-SIM卡很相似呢?IT之家小編通過對比,發現e-SIM卡與SoftSIM卡都有嵌入式芯片在主板上,然后在上層提供軟件支持切換運營商這一設定。也就是說,e-SIM卡與SoftSIM卡其實就是同一種東西,小編在查證該資料時,看到有人說,與SoftSIM卡與e-SIM卡寫入芯片的對象不同,分別是手機廠商和普通用戶,但是從華為的描述及GSMA的描述中,并沒找到有該描述。

換個角度想,普通用戶有寫入SIM卡的權利或者能力嗎?

目前,IT之家小編對e-SIM卡與SoftSIM卡是兩種不同的技術這種說法存疑,小編個人見解這兩種其實就是同一種技術而已,歡迎各位讀者探討。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e-SIM卡或SoftSIM對運營商都這么不友好,怎么運營商還都剛開始試點e-SIM卡呢?

四、e-SIM卡前景遠大

隨著手機越做越薄,集成度越來越高,SIM卡的更換就變的復雜,以eSIM為基礎的創新應用及移動通信變革迎來新的機遇。e-SIM卡的優勢就在于一號多終端、遠程寫卡,運營商之間互通互聯,而這個優勢的在物聯網領域體現的淋漓盡致。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物聯網(英語: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是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所謂物聯網,簡單來說就是萬物互聯,就像智能家居就是物聯網實際應用的一個具象。作為消費者、終端商及互聯網公司都能看得出物聯網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市場,難倒運營商就看不到嗎?

根據研究機構預測,到2021年,全球e-SIM終端出貨量將大幅提升。其中,終端出貨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物聯網終端、平板電腦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同時,以穿戴設備、消費電子產品為代表的新型終端,由于正處在快速迭代的階段,e-SIM未來前景值得關注。

我們可以參考中國聯通的白皮書,可以初窺運營商對e-SIM卡是持一個什么樣的態度。

《中國聯通e-SIM產業合作白皮書》中明確規劃了中國聯通的未來的e-SIM卡業務規劃——將在消費物聯網、車聯網、行業物聯網和手機等應用領域全面發力,計劃用三年時間推動e-SIM卡在各領域的應用落地。

物聯網服務簡單來說就是“連接(online)即服務”,也就是說越經濟、越簡單、越易集成的方案越容易放大連接的價值,換句話說就是,能一步到位的事情,就不要再搞其他花里胡哨的東西去“側面”完成同一件事。e-SIM卡就是基于這樣的服務理念被提出來的。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e-SIM卡通過整合現有方案,包括運營商、設備商、終端商等的方案,把話費流量、遠程SIM配置、終端系統集成、計費支撐及相關與連接服務“打包”起來作為一個平臺,然后再將標準接口SDK開放給給智能設備制造商及第三方開發者,同時兼容支持e-SIM卡與傳統SIM卡形態,從而推出相應的e-SIM卡的終端設備,比如手機,去年蘋果發布的iPhone XS系列使用的e-SIM卡就是基于這樣的服務理念。

那么,基于“連接即服務”的e-SIM卡在物聯網中的人實際價值體現在哪里呢?IT之家小編給大家舉個幾個簡單的例子。

首先,消費物聯網是目前應用領域最廣的物聯網,比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醫療健康、安全定位等等,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使用e-SIM卡可以便捷的為每一種終端配置網絡連接,提高入網效率。

其次,車聯網可以說是e-SIM最早的應用領域。由于車企跨國生產測試、銷售地區差異以及車輛跨境行駛等特點,傳統SIM卡需要頻繁更換的方式為車聯網發展帶來困難,因此對e-SIM卡有強烈需求,這一點,對于那些需要跨國出差的用戶來說,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能過做到換服務不換卡、輕輕一點就能使用其他區域的運營商服務,對消費者而言,這是相當便利的事。

從運營商主動“接近”e-SIM卡、從將其作為白皮書進行規劃來看,運營商對e-SIM卡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排斥,只是不希望e-SIM卡出現在手機中而已。畢竟e-SIM卡的出現,攫取了運營商太多的權益了。

五、e-SIM卡,幾家歡喜幾家愁

e-SIM卡對消費者、對手機廠商都相當“友好”的,唯獨對運營商來說,有點“殘忍”。

e-SIM本質上就是為了在未來的物聯網世界中,做到更簡單、更經濟、更集成,這對消費者而言,百利無一害,科技的本質就是為人類服務的。但是這項技術在完全成熟之前,對運營商的現有體制利益造成了沖擊,因此運營商有點不太“待見”e-SIM卡技術。

其實這一點也很好理解。正如華為所說的那樣“(e-SIM)這很可能引發運營商之間不計成本的價格戰,以吸引更多用戶”,既然選擇權到了消費者手里,那肯定是哪家服務好,運營商“鎖定”用戶的手段就行不通了,再加上攜號轉網在工信部的點名下,正在熱火朝天的“試點”中,e-SIM卡的出現,對運營商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了。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對手機廠商而言,e-SIM卡可謂是一劑良藥。隨著手機屏幕、處理器等硬件的飛速發展,再加上手機都在走輕薄路線,續航就成了目前手機廠商的一個痛點;但是電池技術在過去幾年幾乎沒什么新的突破,最近的石墨烯技術距離商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時候,但凡手機內部能有一絲能給電池騰地的可能,手機廠商都不會放棄這個可能,而e-SIM卡就是這個可能。

但是對運營商來說,e-SIM卡就顯得不是那么友好了。

首先,運營商開始慢慢失去對用戶的控制權,這主要得益于工信部這幾年堅定不移的落實攜號轉網及提速降費政策。攜號轉網的出現,讓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其次,e-SIM卡的出現,可以實現用戶自由轉換運營商服務,雙重打擊之下,運營商的控制權開始動搖。

其次,技術難題也是e-SIM卡難以推廣的原因。目前,三大運營商短期內還無法實現互通互聯,解決讀卡空中傳輸安全問題,實名制把控問題,跨運營商號碼對接協調統一問題,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三大運營商的e-SIM卡都在各搞各的,無法互通的原因。這一點是技術問題,技術問題不是最難攻克的,利益分配才是三大運營商的“痛點”——有錢的不希望錢流走,沒錢的希望趁機逆襲一下,利益問題,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有妥協,各讓一步而已。

此外,e-SIM卡還存在幾個目前來說,還存在幾個技術缺陷。

首先,e-SIM卡的優點是寫號上十分方便,但是當你需要將號碼更換到新的手機的時候,效率上會略低于傳統的插拔SIM卡的方式。就類似于更換手機一樣,用戶需要把舊手機上的e-SIM卡上的信息先注銷,然后在新的手機上重新進行登錄,畢竟e-SIM卡集成在手機內部,不可拆卸,跟SIM卡相比,更換效率低了一些——畢竟SIM卡只需一拔一插即可。

5G電話卡都來了,e-SIM卡還在路上…

其次,e-SIM卡存在著無法斷開連接的問題,一旦你的號卡寫號注冊成功,它就會一直和網絡連接,保持可追蹤的狀態,這一點跟現階段注重隱私的主旋律背道而馳,在沒有徹底解決之前,e-SIM卡的實際商用時間就會延后一些。

最后,e-SIM卡的數據寫入過程,需要運營商進行在線連接,這個過程時間不長,但是也給了黑客非法入侵的機會。

總的來說,e-SIM卡普及慢,除了運營商本身不太“樂意”在手機上推廣之外,還與目前e-SIM卡在手機上的應用存在諸多技術難點有關。當然,這一切技術難題都會得到解決,而利益問題,也會得到解決的。

六、總結:

e-SIM是未來SIM卡的發展趨勢,就像那句話,只會遲到,但從不缺席。隨著e-SIM卡的不斷完善,它將慢慢融入物聯網,最后“悄無聲息”的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至于e-SIM卡在手機中的應用何時才能普及,這就需要看運營商何時能解決技術問題、利益平衡問題了。

參考資料:

C114,《eSIM顛覆手機卡還為時過早,物聯網eSIM會率先落地》

飛象網,《eSIM終端普及潮到來,優勢與問題并存》

Baidu百科/維基百科

華為出版物,《當SoftSIM來臨》

二維碼
智宇物聯平臺二維碼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你懂得|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免费看少妇作爱视频| 青草青草伊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99久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彩虹男gary网站|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极品丝袜乱系列全集| 亚洲电影在线看|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寂寞山村恋瘦子的床全在线阅读 | 三级演员苏畅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 日韩欧美亚洲中字幕在线播放 |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午夜免费福利网站| 课外辅导的秘密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 女人张腿让男桶免费视频网站 |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高清欧美性暴力猛交|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2020国产在线|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小仙女np高h| 一级做性色a爰片久久毛片免费| 把胡萝卜立着自己坐上去|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