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 寧鵬 發自上海
7月30日,央行官網發布對卡友支付處罰決定書,除了受到警告外,卡友支付還被處以沒收非法所得及罰款,金額高達2583萬元。
同時,為防范金融風險,央行要求卡友一年內有序退出25省的銀行卡收單業務。而這一處罰,或讓卡友支付尚未明確的股權轉讓增加了不少變數。
停止25省收單業務后,卡友的價值自然大打折扣,至于是否會影響到達華智能出售卡友支付的交易,時代周報記者先后致電南京銘朋、達華智能以及卡友支付,以上各方均未就上述交易的進度透露進一步信息。
丟掉25省業務
上述處罰源于2017年10月,央行對卡友支付開展的支付結算業務執法檢查。
經查實,卡友公司存在違反收單交易信息管理規定、違反收單外包業務管理規定、違反備付金管理規定、違反變更事項管理規定、違規留存銀行卡敏感信息、未落實商戶現場檢查制度、違反收單結算賬戶設置管理規定等違規問題。
檢查還發現,卡友公司存在未按規定完整保存交易記錄、嚴重違反商戶實名制管理規定等違規行為,且存在消極配合人民銀行檢查監督的情況。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央行對卡友公司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92萬多元,并處罰款2490多萬元,合計處罰金額2583萬元。同時,為防范金融風險,卡友公司退出貴州、海南、甘肅、河北、遼寧、黑龍江、浙江、湖南、吉林、寧夏、重慶、安徽、廣東(不含深圳)、廣西、上海、江西、陜西、江蘇、內蒙古、山西、湖北、新疆、福建、河南、西藏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銀行卡收單業務。
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前身為中國銀聯控股子公司。公司在2009年進行了股份改制,2015年9月被上市公司達華智能收購。然而,卡友支付最近幾年業績乏善可陳,還頻頻遭遇監管處罰。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至今,卡友支付至少受到7次來自央行或下屬分行的處罰。
2014年3月,卡友支付因“未落實商戶實名制;對外包服務商監管不力;交易監測不到位、風險處置不力;違規布放POS機具;收單結算賬戶管理不嚴,使用個人銀行結算賬戶作為單位收單結算賬戶”而被央行做出“全國范圍內停止接入新商戶”的處罰決定。
2015年4月,卡友支付又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規定”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處于“限期整改,并處以罰款5萬元”。
2017年,卡友支付更是連續領到5張罰單。2017年4月10日,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規定,遭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限期改正,處以罰款人民幣5萬元;2017年4月27日,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相關規定,遭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營業管理部罰款47萬元;2017年7月27日,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遭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勒令限期改正并處以罰款人民幣6萬元;2017年8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對卡友支付湖南分公司進行行政處罰,卡友支付湖南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規定”被處以罰款13萬元;2017年12月7日,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制度規定,遭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處以6萬元罰款。
一位不愿具名的支付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此次卡友遭到重罰,或與其頂風作案且不配合整改有關。2017年6月26日,央行公布“第四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第四批支付機構共有93家,其中,2家支付機構不予續展部分業務,9家支付機構不予續展,樂富支付位列其中。
在央行發出不予續展公告后,中國銀聯動作迅猛,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就完全將樂富支付的支付接口關停,徹底退出收單市場。
隨著樂富支付被摘牌退出全國收單市場,樂富核心團隊大多并入卡友支付。卡友支付則對外公然宣稱要全盤接收樂富支付的商戶交易,并為其商戶提供支付通道。在一份2017年支付機構10月份交易量排名中,卡友支付從5月份排名28名成功躍到10月份第13名,月交易量從47億元上升到579億元。
2017年6月27日,卡友支付完成續展,有效期至2022年6月26日。然而,此次卡友支付一次丟掉了25省份的銀行卡收單業務,除港澳臺外,目前僅剩北京、天津、山東、四川、云南、青海、深圳這7省市可以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
“行業變化這么快,根據以往的經驗,失去的市場,要再拿回來就難了。”上述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從寵兒到棄子
實際上,在2015年9月被上市公司達華智能收購后,卡友支付的經營情況并不樂觀。
數據顯示,2016年卡友支付經審計的總資產為2.63億元、凈資產9933萬元,但2017年(未經審計)的總資產為4.95億元,凈資產減少為5221萬元。此外,2016年,卡友支付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為3429萬元,凈利潤1.06億元;2017年,其營業收入雖然上升到5.99億元,但凈利潤卻出現大幅下滑,該年度虧損了4712萬元,當初的寵兒似乎變成了棄子。
2018年3月11日,達華智能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擬出售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并于2018年3月27日經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擬將持有的卡友支付股權轉讓給南京銘朋,卡友支付100%股權作價人民幣7.38億元,涉及的卡友支付股權包含公司已經持有的30%股權和另外尚未變更到公司名下的70%股權。
據悉,彼時達華智能持有卡友支付30%股權,另外70%股權已與卡友支付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并報人民銀行審批,待人民銀行審批方可辦理完畢工商轉讓登記。值得注意的是,支付牌照作為一種行政許可,本身無法買賣,可以注銷但不能轉賣給別家。如果想要拿到存量牌照,只能將擁有牌照的公司整體收購。
“雖然行業內多數機構都不賺錢,但牌照還是值錢的。”一位第三方支付企業中層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卡友支付的整個交易并未塵埃落定之時,達華智能便欲將股權整體出讓。在2017年10月19日的公告中,還在確認達華智能與王紅雨關于卡友支付9.12%股權的交易,受讓價格約為3283萬元。而2018年1月4日,達華智能關于出售資產的提示性公告,便揭開了公司2017年12月20日起停牌籌劃重大事項的謎底。
根據2015年3月公司收購的情況來看,卡友支付彼時30%的股權,作價1.08億元人民幣,換言之,卡友支付全部股權作價3.6億元。隨后公司繼續不斷向卡友支付其他股東收購,分別從周銳、紫光合創、上官步燕、廣州銀聯網絡支付等手中買入6.87%、15.99%、9.045%、12.5%,分別支付2473萬元、5756萬元、3256萬元、2151萬元等。
如卡友支付100%股權轉讓順利完成,此次達華智能轉讓卡友支付股權將實現3.7億元的投資收益,這一數據將超過2016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200%。對于將卡友支付股權出售的原因,達華智能曾表示,這將有利于公司收縮和整合資源,全力以赴布局核心產業。
據之前的公告,達華智能尚有卡友支付70%股權未辦理過戶手續。公告顯示,達華智能目前持有卡友支付30%股權。達華智能表示,另外70%股權已與卡友支付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并報央行審批,在央行審批后可辦理完畢工商轉讓登記。
據天眼查信息,卡友支付的股權結構為達華智能30%、海航商業控股23.52%、廣州銀聯網絡支付12.5%、王紅雨9.12%、上官步燕9.05%、周銳6.87%、紫光合創6.87%、王昌淦2.08%。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系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