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第一感覺,你覺得是中國還是美國的網購體驗好?
估計很多人會選中國,為啥?中國物流速度快而猛啊,你晚上在京東下個單,第二天早上貨就到了,這也是很多國外的朋友心向往之的地方。在美國,即使是Amazon的Prime會員(會員費$100/年,學生半價),一般也要兩天;普通的快遞動則一周,甚至更久,等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美國的人力成本高,運費也會更貴一些,快遞大哥每天只工作八小時,周末不干活啊。有趣的是美國的快遞員派件的時候從不提前打電話,直接把包裹扔你門口就走了,好任性!我第一次取件的時候驚呆了,不過倒是沒有安全問題。
美國主要是由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和美國郵政(USPS)這三家構建了完善的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在全美各地分布比較均衡,一般不會出現國內那種一線城市物流快如閃電,三線城市“慢如蝸牛”的局面。中國的快遞公司眾多,現正處于由順豐,EMS,京東和“x通”等組成的「戰國爭雄」局面,亂象紛呈,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不過優勢是價格便宜。
關于用戶體驗,美國的網購可能會稍勝一籌,購物時也不用老擔心遇到各種假貨,消費者權益能得到最大的保障。比如完善的退貨政策,大部分網購的商品都可在一個月內無條件退貨,實體店同理。國內諸如淘寶之流的購物網站則魚龍混雜,經常難分好壞,買到假貨也常退貨無門,理賠困難,大部分都只能自認倒霉了。
有一次在Amazon買了個$7的插線板,因線太短使用不便,就準備退貨。后來Amazon直接把錢退給我了,但沒讓我退貨,估計是覺得這插線板的價格還不夠寄回去的運費。
不知在美國是否有不厚道的人在網購衣服的時候每個碼都買一件,試好了再退掉不合適的碼。
根據我的網購經歷,美國的用戶評價更具有參考性,國內電商水軍太多,導致商品的好評率大打折扣。
有一次在淘寶購物,收件后發現商品有瑕疵,不太滿意就給了一個中評。不久就接到客服的電話,請我改為好評,說可以退一半的錢。看在客服不停騷擾致電且無比“誠懇”的態度下,我把評論改了,雖然也知道這樣做不太好。
國內電商的商品多(qi)樣(pa)性比較凸出,你能想到的商品和服務在萬能的淘寶基本都有,而且價格比較合理,這或許也算是它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過來一段時間后,感覺自己的購物方式已經變了,在國內的時候喜歡網購,但現在網購的需求卻越來越少。美國的汽車普及率極高,線下賣場也相當發達且商品的價格和網購的差異不會太大,所以去實體店購物就成了第一選擇。而國內則恰好相反,這可能也是導致中國網購盛行的關鍵所在。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