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成新風口,工業互聯網成為目前唯一一個與5G并列強調的科技基建領域。
工業互聯網是以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通過傳感器、儀表儀器來搜集海量數據,分析處理,然后對生產流程進行智能化控制,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可以理解為是工業先進制造技術的一次全面智能化升級。德國提出的工業4.0其實范疇更大,工業4.0還包括智能工廠、智能物流、產品本身及原材料,是整個工業體系。
2月21日的重磅會議,強調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除了疫情催化的醫藥醫療之外,工業互聯網成為目前唯一一個與5G并列強調的科技基建領域。2月22日,在重磅會議定調之后,工信部立即表態要加快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2月25日,工信部公布2019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網絡、平臺、安全三個層面共81個項目。從長遠來講,建設工業互聯網帶動國內制造業全面智能化、數據化、信息化升級,是打破生產率瓶頸的唯一選擇,不亞于第四次工業革命。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國內工業體系的一些短板,尤其是自動化率較低,提升了工業互聯網建設的緊迫性。
按照工信部2019年11月發布的《“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的規劃目標,到2022年,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5G+工業互聯網”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互聯網”的先導應用,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內網建設改造標桿、樣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為實現該目標,2020年2月25日工信部公布的81個示范項目中,“5G+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項目就有10個,涵蓋了大飛機制造、電器制造、港口管理、裝備加工等多個領域。
投資建議:工業互聯網作為國內“新基建”的代表,也是近年來國家政策引導和發展的重點,在疫情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上也在要求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力度,行業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我們預計,行業從網絡基礎設施到平臺,再到應用甚至是安全等各環節均將受益。從計算機行業角度看,主要業務主要集中在平臺廠商、集成商以及部分安全企業上,其中平臺企業發力更早,而且正在一些垂直行業的標桿企業中得到應用,憑借著對國內工業企業和所在行業的深度了解,未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