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手機互聯的空間無限大
問:
蔚來汽車要造手機、吉利汽車要造手機、小米集團要造汽車,手機和汽車互聯究竟能碰撞出什么火花?一般汽車愛好者看到這些信息只會認為這些企業“不務正業”,想要“狗攔八泡屎”,什么錢都想要去賺;其實這個看法過于想當然了,汽車的車機單純是車機的話,可以說是沒有什么價值可言的。比如通用汽車近日就宣布關閉其“車載購物APP”,如此之多的汽車里,使用該車機購物軟件的只有幾千人,這樣的軟件留下來都不夠運營的成本;怎么才能讓車主使用車載的APP呢?單純依靠汽車沒有辦法實現,只有打造萬物互聯且關聯車機的生態才能實現。
什么是互聯?聯網很簡單,任何智能設備接通網絡就算聯網了,但是互聯就不是那么簡單;初期對互聯的理解時兩個物理網絡之間的線路,可以實現網絡數據交互,而現在的互聯應當是萬物互聯,不應該僅限于“網友互聯”后進行社交、游戲或消費,應當與所有類型的智能終端關聯,通過不同類型的智能設備的用戶需求來模擬場景,實現“按需推送”。
簡而言之,物聯網才是未來,通過設備的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功能,采集到各種各樣的數據并實現對用戶行為的分析;按照分析得出的數據,像上述內容一樣,對用戶需要的娛樂資訊、消費場景、社交需求、出行需要等一系列的生活相關的內容進行“引導”。
大數據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有沒有遇到過想過什么事情就刷到什么信息的情況?
這是基于手機和互聯網實現的初級物聯網吧,通過手機用戶的搜索、點擊、屏蔽等操作,模擬出用戶畫像并歸類;歸類后把用戶感興趣的籠統內容進行全面推送,其中用戶再屏蔽掉一些內容,所剩下的內容就是其感興趣的內容,后續再推送就可以做到異常精準并有規律。而用戶通過推送內容的瀏覽,期間就能產生社交或消費等行為,商業價值就這么出現了。
車機需要物聯網而非單純互聯網互聯網是一種方式,物聯網是基于互聯網的升級。
人們習慣于使用哪種智能終端,基于該設備衍生出的“鏈”才能有商業價值;現階段汽車的車機還不是習慣應用的設備,即便是選擇了智能汽車的司機,在用車過程中更多時間還是只把車機作為多媒體娛樂和導航機使用,在“行駛中購物”現在想來還有些難以接受。這就是通用汽車違和會關閉其車載消費APP的原因,想要讓司機養成“移動消費”的習慣,唯一的方式就是讓車機和習慣于使用的智能終端互聯——這里是互聯,能做到數據共享、畫面共享、使用習慣一致,這就算成功了,所以很多車企都青睞于HiCar之類的系統。
IT企業轉型制造汽車,或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企業選擇造車,其初衷不僅限于賣車賺錢,這個價值太小了;真正的價值其實是車機系統,通過車機系統養成用戶習慣,形成全新的“移動消費習慣”,屆時其售出的車輛就成為了一個個的“移動消費者”。而傳統的功能汽車沒有這種價值,賣出之后就與車企說“拜拜”了——是賣手機的賺錢,還是諸如阿里、騰訊或京東賺錢?
參考2021年的數據,小米預計年凈利接近300億,阿里凈利潤1506億……車企就不談了,不少熱銷品牌的車企年度凈利潤都不足百億。互聯網車企真的會看中造車?顯然是為了構建一個由汽車作為終端的巨大的生態圈。
綜上所述,智能汽車本身沒有很高的價值,但潛在價值是巨大的,不能看到中控臺上的那塊屏幕,一旦實現與手機互聯則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使用習慣;個人就從只用車機聽歌,一步步的養成用車機導航,用車機語音助手在行駛中查詢一些資料的習慣,這種改變會非常快,因為同樣為智能設備,在使用習慣上很容易接受并形成一種天然的好感。
未來應當會出現一些“移動商業街”,車輛在不停車的前提下就能完成各種消費,只需要在行駛中規劃好,也許從這頭開到那頭,打開后備箱就能完成各種消費目標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關注哦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