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波段是電磁頻譜的微波波段的一部分,Ka波段的頻率范圍為26.5-40GHz。Ka代表著K的正上方(K-above),換句話說,該波段直接高于K波段。Ka波段也被稱作30/20GHz波段,通常用于衛星通信。
中國只有中星16號衛星是。
全頻段衛星是指能夠覆蓋從L波段到Ka波段的全部頻段的衛星系統。這種衛星系統可以提供廣泛的通信、導航和遙感服務,包括衛星電話、衛星電視、衛星廣播、衛星導航和衛星遙感等。全頻段衛星系統的優點是能夠提供更廣泛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全頻段衛星系統已經成為現代通信和導航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Ka是27-40GHz。這個頻段主要用于高分辨的測量。由于還存在大氣衰減因素,其作用距離通常比較短。
ka波段云雷達是一種用于地球科學領域的大氣探測儀器。
在雷達行業中,以雷達工作頻率劃分為若干的波段,由低到高的順序是:高頻(HF)、甚高頻(VHF)、超高頻(UHF)、L波段、S波段、C波段、X波段、Ku波段、K波段和Ka波段。非相控陣單雷達條件下,高頻(短波長)的波段一般定位更準確,但作用范圍短;低頻(長波)的波段作用范圍遠,發現目標距離大。
衛星的種類及作用:
1、氣象衛星:
用來監測云層氣象信息,提供最新的氣象情況以及長期的氣象分析。我國氣象衛星有極軌和靜止兩個系列。極軌衛星圍繞南北極跨越赤道飛行,飛行一圈約102分鐘,軌道高度830公里左右。
衛星所經過地點的地方時基本相同,所以也稱為“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它的優點是可以對全球任何地點進行觀測,主要用于天氣預報、生態、環境監測以及氣候變化研究。軍事衛星:主要用于軍事目的,對重要軍事目標進行監視。
2、通信衛星:
主要為民用,提供各種通信用途,例如電視廣播、IP通信網、電話網等等。通信衛星采用了Ka頻段、激光通信和電推進等一系列新技術,通信總容量超過20兆比特/秒;
從而超過了我國此前研制的所有通信衛星容量的總和,這標志我國衛星通信進入高通量時代,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通信衛星寬帶應用,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資源衛星:主要用于資源探測等等。
3、低軌衛星:
低軌道衛星的軌道高度為200—2000千米,在這個高度范圍內的衛星即是低軌道衛星。
一般是由多個衛星構成的、可進行實時信息處理的大型衛星系統,可以實現通信、遙感、導航等功能。星座規模群體產生的效益,可能超過功能全面、性能突出的大衛星。
低軌道衛星也用于手機通訊,衛星的軌道高度低使得傳輸延時短,路徑損耗小。多個衛星組成的通訊系統可以實現真正的全球覆蓋,頻率復用更有效。
蜂窩通信、多址、點波束、頻率復用等技術也為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提供了技術保障。低軌道衛星是最新最有前途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4、軍事衛星:
可為地面戰車、飛機、水面艦艇、地面部隊甚至單兵提供精確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并能為導彈和炮彈精確制導,大大提高武器的使用效率。
軍事衛星要求具有迅速、準確、保密、連續、靈活等優點,所以常采用自適應天線調零、星上處理、星間鏈路等先進技術,以便提高可靠性、生存能力、抗干擾性等,減少對地面站的依賴,為作戰所需的大容量、快速信息傳遞發揮關鍵性作用。
5、資源衛星:
地球資源衛星是一種中等高度的“太陽同步衛星”,它的近地點是905千米,遠地點是918千米,所以軌道是近于圓形的;每103.267分鐘它就由北向南,又由南而北地圍繞,地球一周,一天要轉14圈,每隔25秒鐘就“拍”一張相片。
地球資源衛星上帶有兩種“攝影”儀器(稱為傳感器),一是反光束導管電視攝像儀,類似電視攝像機;另一種是多光譜掃描儀,能把地面反射上來的電磁波按波長分開,記錄下來。
這些儀器接收到的光訊號都經過轉換,變成電壓訊號記錄在磁帶上,等到衛星經過地面接收站上空,地面站又用磁帶把它發射回來的電壓訊號記錄下來,再經過電子計算機處理,把它變成光學訊號,在感光材料上重新成像,這就是衛星相片。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