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物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士,我也不看好物聯網工程專業。主要有如下三個理由:
大學專業教育的本質是專業通識教育大學雖然分專業,但其專業教育的目的是對所屬的學科進行專業通識教育。即:立足細分領域、力求覆蓋學科知識體系。對于物聯網工程這個專業,歸屬于工學、計算機類。我們會發現對于計算機類諸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更偏向于這個學科的“通識”性質的教育。進一步從其課程設置觀察,更能體現這一點。
而“物聯網工程”這樣的專業—還有其他一些類似的專業—是反其道而行之、往細分具體領域走。
這就如同去學廚子,你是先從刀工、煎炸燜燉的基本功練起,還是說上手就去學魚香肉絲?并且在對廚師這個行業理解不深的情況下,就立志成為川菜廚子而非粵菜廚子?答案不言自明。
物聯網工程是一個現有技術棧的升級物聯網并沒有帶來革命性的新技術,是對現有技術體系的升級和改造。
“關于這一點,可以參考筆者對另外一個問題《什么是物聯網?發展趨勢怎樣?學習物聯網有前途嗎?》的回答,這里不再贅述展開”
具體點講,就是對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通信、嵌入式軟件開發、數據分析和挖掘、軟件平臺這些幾乎是IT行業生態鏈各個環節、針對“物聯”的特定需求,所進行的有針對性的升級和改造。范圍雖然廣,但并沒有顛覆。
需要注意到的一點是,上述橫跨了很多個專業領域:電子科學、硬件設備、軟件研發、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大學與之對應都有特定專業,并且精通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該領域堅實的基礎知識、大量時間和精力。而在本科階段,每個學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該專業只能用犧牲深度來提升廣度。個人認為,這嚴重違背了大學專業通識教育的初衷!
物聯網企業選用人的思路物聯網企業有實際上只有兩個類型:1)做鏈條中某一個具體環節的產品,如:做ZigBee通信芯片、做溫濕度傳感器;2)做某領域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如: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這類企業研發的產品包括:傳感器或物聯網設備的嵌入式軟件、物聯網平臺、數據分析和挖掘平臺、業務功能(如遠程開燈)。
對于前一類公司,需要的特定專業的人才、越專越好。因此肯定會首選芯片設計相關專業(如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硬件研發相關專業(如電子科學與技術)的人才;
對于第二類企業,它需要的就是軟件研發為主、數據分析及挖掘為輔的人才。最適合它的專業會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而物聯網工程專業的人,一定會次之考慮。
還要選這個專業嗎?個人認為,選這個專業是存在某些矛盾時作為“妥協”產物的選擇。大致有兩種場景:
分數不高,但期望從事物聯網相關的工作(其實更準確應該說是IT類的工作);很看好某個地域的某個高校,并且想從事IT類工作,但分數不夠被該高校的諸如計科、軟件工程專業錄取。諸如此類吧。學習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在選擇具體職位時建議首選“嵌入式軟件開發”,相對而言競爭力會強一些。
歡迎關注、歡迎討論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