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2012年就開始從事物聯網的媒體,經歷了谷歌收購Nest帶來的智能硬件熱;經歷NB-IOT,物聯網平臺,邊緣計算帶來的這一輪的物聯網熱;與幾百個物聯網公司做過交流(或者是大公司的高管、或者是創業公司創始人);對物聯網的發展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為什么物聯網需要智能?大家可以想象物聯網與互聯網的區別。
互聯網將信息傳遞給人,人是有智能的,看到信息后,可以通過獲得的信息,作出判斷然后指導下一步做什么。
當萬物互聯之后,一個設備獲得一個信息之后,這個設備如果沒有智能的話,它不能決定下一步做什么,如果最后還由人來判斷下一步如何操作的話,設備與人的交互,并由人決定的速度,將制約物物相連的價值。
所以物聯網的設備需要通過智能,處理獲得的信息,并決定下一步做什么。
而根據物聯網的幾個提出機構看,智能都是起到關鍵的作用。
2009年的物聯網熱,最初是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戰略,核心是智能!
三類智能:智能的來源有三種:
1、通過機理模型,包括理論模型集,如自動化理論,流體力學模型;邏輯模型集,邏輯框架、流程步驟,管理時序;部件模型集;工藝模型集,故障模型集;仿真模型集。
2、將人的經驗固化在系統中。
3、通過數據驅動模型:包括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控制系統。
其中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就是人工智能的方式。
而且機理模型相對于由人工智能創造的智能的比例是非常小的,未來的人工智能將幫助人類找到未來很多未知的模型。
人工智能增強物聯網的感知能力大家都知道物聯網分三層架構:感知、連接、智能。
剛剛介紹的物聯網需要智能,主要指的是智能層。
而在感知層,人工智能幫助提升感知能力。比如現在利用圖像、語音識別實現人機交互。
例如現在通過圖像、視頻的人工智能處理,可以實現一些傳感功能,比如視頻的虛擬磁釘,圖像的3坐標檢測,都是通過通用的非接觸式的圖像人工處理實現通用的檢測功能。
而在人機交互這層,傳統的菜單模式,要求人有計算機習慣,而通過人工智能的交互,與人交互模式類似,可以讓沒有任何計算機操作經驗的人,使用物聯網設備,促進物聯網的發展。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