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衛星通信的轉發器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對大眾消費的普及。終端太大成本太高。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銥星系統,天通系統,個人手持終端成為現實。最近技術突飛猛進,有低軌星座牽引的5G毫米波天地一體化方案逐漸浮出水面,使衛星通信成為普通人消費的方式成為可能!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簡稱“中國衛通”)于2001年12月19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國內六家基礎電信運營商之一,由中央管理。成員企業包括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中國東方通信衛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中宇衛星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郵電翻譯服務公司、中寰衛星導航通信有限公司、中衛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四方科潤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衛星通信(香港)有限公司。中國衛通主要經營通信、廣播及其他領域的衛星空間段業務;衛星移動通信業務;互聯網業務;VSAT通信業務;基于衛星傳輸技術的話音、數據、多媒體通信業務;地面網絡通信業務;3.5G固定無線接入業務;800兆數字集群通信業務;以GPS為主的綜合信息業務;與上述衛星通信業務相關的技術服務和進出口等業務;以及國家批準或允許的其他業務。衛星固定通信業務:中國衛通的五家成員企業中,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和中國東方通信衛星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衛星信道租用業務。目前服務于國內公眾衛星通信、專用衛星通信等干線和區域性通信服務以及臨時電視業務、并可向周邊國家提供通信服務。地面網絡通信業務:中國衛通地面網絡采用先進的軟交換技術,組建可持續發展的下一代網絡(NGN),提供包括IP電話、互聯網接入、傳真及視頻業務于一體的全新的網絡服務。與傳統網絡相比,它采用了更加開放的網絡結構;將業務與呼叫控制分離,使得業務的提供和應用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支持多種協議,提供多種設備綜合接入,最大程度地發揮網絡的高性能,提供更良好的服務質量;具有獨立的網絡控制層,擁有更加先進的操作運維系統;使網絡建設和操作維護的成本大大降低。衛星移動通信業務:衛星移動通信已進入飛速發展的個人通信時代。其最大的特點是終端便攜手持化,個人通信全球化。人類要想實現“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其他任何人實現任何方式的通信”,就要利用衛星通信廣播式覆蓋全球的特點,通過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通信系統(包括公共交換電話網和公共地面移動網)的結合,來滿足這種需求。綜合信息服務:“衛星導航定位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是國家計委正式立項的"衛星導航定位產業化示范性工程“,它整合國內導航定位衛星系統和數字廣播系統,可接收GPS定位信息,兼容GLONASS系統及未來的伽利略系統。平臺具有雙向通信、定位導航、精確授時及數字廣播等功能。平臺采用開放式系統設計,支持多種接入方式;建有獨立的服務網站,使溝通與服務更加靈活方便。通信翻譯服務:中國衛通的成員企業中國郵電翻譯服務公司應中國通信事業對外改革開放的需要而誕生,伴隨著中國通信事業的發展而成長,走過了十八年的歷程。公司以電子業,通信業和軟件業翻譯為主,擁有英語、法語、日語等語種專、兼職翻譯50多人,其中大部分人員由聯合國專門機構定為一級國際同聲傳譯譯員,也是國際電聯(ITU)唯一簽約的國內翻譯公司。
取決于你手機的時間來源。手機時間一般都根據gps來確定。
如果你沒選擇自動獲取網絡時間,那么就看你之前怎么給手機設置的時間。如果選擇自動獲取網絡時間,在網絡支持的情況下,自動獲取的時間應該是準的。當然,確實存在網絡不支持自動獲取時間的情況。
擴展資料:
利用GPS定位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定位、導航的系統,稱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簡稱GPS。GPS是由美國國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種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時段、高精度的衛星導航系統。
能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維位置、速度和精確定時等導航信息,是衛星通信技術在導航領域的應用典范,它極大地提高了地球社會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
GPS可以提供車輛定位、防盜、反劫、行駛路線監控及呼叫指揮等功能。要實現以上所有功能必須具備GPS終端、傳輸網絡和監控平臺三個要素。
因為發射通信衛星需要很高的科學技術,曾經的中國科學技術是很落后的,不過現在的我們已經追上來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了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
傳統衛星通信的轉發器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對大眾消費的普及。終端太大成本太高。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銥星系統,天通系統,個人手持終端成為現實。最近技術突飛猛進,有低軌星座牽引的5G毫米波天地一體化方案逐漸浮出水面,使衛星通信成為普通人消費的方式成為可能!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空間段包括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個地面站,用戶段包括北斗用戶終端以及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的終端。現已發射7顆北斗衛星。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