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充電樁電氣系統設計,主回路由輸入保護斷路器、交流智能電能表、交流控制接觸器和充電接口連接器組成;二次回路由控制繼電器、急停按鈕、運行狀態指示燈、充電樁智能控制器和人機交互設備(顯示、輸入與刷卡)組成。
交流充電樁:交流充電樁也是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的一些公共場所,為電動汽車的車載充電機提供可控的單向交流電源或三相交流電源的供電裝置。需要注意的是,交流充電樁本身并不具備充電功能,它只是單純提供電力輸出,通過連接電動汽車的車載充電機,才能為電動汽車的電池進行充電。由于電動汽車車載充電機的功率一般都比較小,所以交流充電樁無法實現快速充電,交流充電樁也因此被稱為慢充。交流充電樁輸出功率不會很大,一般為3.5kW、7kW、15kW等。
方式一:地圖導航
以高德地圖為例,高德地圖曾在去年推出“充電地圖”這一服務,為車主提供一站式充電體驗。使用手機或高德地圖車機版都可直接體驗這一功能。高德地圖方面介紹稱,全國超過96%的充電樁信息,都能夠得到覆蓋。
其方便之處在于,它把市面上目前常見不同品牌的充電運營商,全部整合了進來,用戶只需使用高德地圖就可尋找自己附近的充電樁,免去了使用不同APP來回切換的麻煩。目前,特來電、星星、國家電網、特斯拉等眾多充電樁運營商和電動車企業,都已加入高德充電地圖生態。
1、機器輸出零線共用1根2.5MM2黑導線連接到對應插座左邊接口
機器地線用黑2.5MM2導線接到固定機器膨脹螺絲位置
2、所有導線用扎帶進行整理固定
3、固定好圓管或線槽
4、進線需從配電箱處接電,空開使用C-32以上,采用PVC管穿線固定,室外采用戶外線進行布線僅供參考。
交流充電樁多,原因如下
充電樁的發展是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發展的。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方式有四種,交流充電、直流充電和無線充電,還有機械充電。
但是呢,現在主流的還是交流和直流。交流充電樁呢,一般體積比較小,應用在地下車庫。
直流充電樁的體積比較大,一般使用在我們的充電站。兩種充電樁來說呢,交流充電樁,更好學一些,因為它原理比較簡單,直流的要復雜一些。
一、場地限制
充電樁的建設看似簡單,其實它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程,因為要涉及到建設場地的問題。這就要一分為二了,第一個方面是場地的管理者不同意安裝,因為新能源汽車的概念還未全面普及,許多管理者對它的了解不那么清晰,所以會擔心引發火災事故、或者安全事故等問題,所以兩者之間很難達成一致的協議。
第二個方面就是很多場地都難以滿足充電樁的建設標準,尤其是一些年代久遠的小區,電網線路比較老舊,滿足不了高壓需求。因為一般充電樁的用電會達到30千瓦左右,而很多小區的用電上限僅為8千瓦。這是讓每一個企業都頭疼的問題。
二、使用率較低
由于場地的限制,很多汽車廠商都會將充電樁建設在比較偏遠的地方,而這些地方會讓車主們繞更多的冤枉路,費時又費力,實用性不大。所以,許多充電樁就被閑置了下來,使用率較低。并且不同的品牌車型,充電樁的規格也是不一樣的,彼此之間相互獨立,很難做到通用充電,這也是一大難題。
三、成本
成本是阻礙充電樁建設的主要原因,雖然新能源汽車在高速發展,但是目前的市場占有量仍不到百分之十,并且這里面還包括許多新銳汽車品牌,銷售總量被稀釋了。所以,落到每個汽車廠商里的銷量也就屈指可數了。當利潤和投出達不到統一的時候,廠家也不敢貿然行事的。
您好,直流充電樁和交流充電樁的安裝要求有所不同。由于直流充電樁的充電功率比較大,對于電源取電要求比較高,要求變壓器必須有足夠的負荷容量來支持這么大的功率,很多老舊小區由于沒有提前布設線路和變壓器,很多小區都是不具備安裝條件的。
交流充電樁取電是220V電源,最大充電功率7KW,一般的小區都具備這種安裝條件,即是多安裝幾臺這樣的交流充電樁也不會影響整個小區的居民用電。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發展的?,F在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方式有四種,交流充電、直流充電和無線充電,還有機械充電。但是呢,現在主流的還是交流和直流。
交流充電樁呢,一般體積比較小,應用在地下車庫。直流充電樁的體積比較大,一般使用在我們的充電站。兩種充電樁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