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是山東省地級市,國家衛生城市,是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的崛起地,山東地方代表戲曲呂劇的發源地和古代軍事家孫武的故里,也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位于黃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帶,東臨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經濟區,南連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向西輻射廣大內陸地區;景點有黃河口生態旅游區、清風湖公園等。1983年10月15日,東營市正式掛牌。
東營市的海平面8.8米。
東營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東臨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經濟區,南連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向西輻射廣大內陸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連接中原經濟區與東北經濟區、京津唐經濟區與膠東半島經濟區的樞紐位置。
東營市,是山東省地級市,位于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是中國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石油基地。[17]地理位置介于北緯36°55′~38°10′,東經118°07′~119°10′之間。陸域總面積8243.26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12.67千米。
東營在山東的東北方向。
東營市是山東省地級市,成立于1983年10月,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位于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東經118o5′,北緯38o15′。
東營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東臨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經濟區,南連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向西輻射廣大內陸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連接中原經濟區與東北經濟區、京津唐經濟區與膠東半島經濟區的樞紐位置。1982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請示成立省轄地級市——東營市,1982年11月10日國務院以〔82〕國函字249號文件批復了省政府請示,劃原惠民地區的墾利、利津2縣,廣饒縣的4個公社,沾化縣的4個公社,博興縣的1個公社和3個大隊,成立省轄地級東營市。1983年8月30日,國務院以〔83〕國函字175號文件批復了山東省人民政府請示,把廣饒縣劃歸東營市。1983年10月15日,召開東營市成立慶祝大會,東營市正式掛牌。
東營是古代大軍事家孫武的故里。山東地方代表戲曲呂劇的發源地。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崛起地。被評為中國“六大最美濕地之一”。
東營區位優勢明顯,東臨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經濟區,南連山東半島經濟區,向西輻射廣大內陸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連接中原經濟區與東北經濟區、京津唐經濟區與膠東半島經濟區的樞紐位置。
東營市劃為3個區,2個縣:
東營區有6街道4鎮(文匯街道、東城街道、辛店街道、勝利街道、黃河路街道、勝園街道,牛莊鎮、六戶鎮、龍居鎮、史口鎮)。
河口區有2街道4鎮(河口街道、六合街道,義和鎮、仙河鎮、孤島鎮、新戶鎮)。
墾利區有2街道5鎮(墾利街道、興隆街道,勝坨鎮、黃河口鎮、永安鎮、郝家鎮、董集鎮)。
廣饒縣有2街道6鎮1鄉(廣饒街道、樂安街道,大王鎮、稻莊鎮、丁莊鎮、李鵲鎮、大碼頭鎮、花官鎮,陳官鄉)。
利津縣有2街道4鎮2鄉(利津街道、鳳凰城街道,陳莊鎮、汀羅鎮、鹽窩鎮、北宋鎮,明集鄉、刁口鄉)。
有海,東營是山東省地級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東臨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經濟區,南連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向西輻射廣大內陸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節點。東營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連接中原經濟區與東北經濟區、京津唐經濟區與膠東半島經濟區的樞紐位置。
東營是山東省的地級,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石油基地,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3個區、2個縣。總面積8243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營市常住人口為2193518人。
東營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東臨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經濟區,南連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向西輻射廣大內陸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連接中原經濟區與東北經濟區、京津唐經濟區與膠東半島經濟區的樞紐位置。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8o5′,北緯38o15′之間。東營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沿黃河走向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