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斗一號是先解決有無:只有4顆衛星,精度幾十米,勉強解決軍方不依賴GPS也能湊合用的需求。
2.
北斗二號是小范圍技術驗證:有16顆衛星,精度10米級,覆蓋中國周邊地區,即使GPS沒了,國內各行業也能有衛星定位可以用。
3.
北斗三號是技術成熟了要全球鋪設:有35顆衛星,精度1米級,最終能夠覆蓋全球。
4.
一二三代相互不兼容,可以認為是獨立系統。
靜止軌道
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開放服務是在服務區中免費提供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
2019年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斗導航衛星。這是北斗三號系統的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衛星進入工作軌道并進行一系列在軌測試后,將與此前發射的18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1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進行組網。
2019年6月25日2時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這顆衛星是北斗三號系統的第二十一顆組網衛星、第二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07次飛行。
北斗三號已組網成功,其服務范圍是全球。北斗三號是在北斗一號和北斗二號基礎上發展而來,共30顆衛星,加上北斗一號和北斗二號衛星,已全球組網成功,可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導航服務。
北斗系統具備導航定位授時和通信數傳等強大功能,可向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共7類服務,是功能強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短報文通信服務,是北斗系統的“獨門絕技”。短報文功能是北斗特有的、GPS系統不具備的一項技術突破。所謂的短報文是指衛星定位終端和北斗衛星或北斗地面服務站能夠直接通過衛星信號進行雙向的信息傳遞。從功能上看,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僅能無源定位,因而用戶只能知道“我在哪”。而北斗系統用戶則不同,不但知道“我在哪”,還能告訴別人“我在哪”“在干什么”。北斗系統開創了通信導航一體化的獨特服務模式,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在全面兼容北斗二號系統短報文通信服務的基礎上,可提供全球短報文通信服務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其中,全球短報文通信服務,能為全球特許用戶設計開通短報文通信服務,支持每次560比特(40個漢字);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可向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提供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支持用戶數量從原有的50萬提高到1200萬,發送能力從原有的120個漢字提高到1000個漢字,既能傳輸文字,還可傳輸語音和圖片。
此外,北斗三號系統的國際搜救服務檢測概率優于99%,具備返向鏈路確認能力,顯著增強遇險人員求生信心。星基增強服務具備一類垂直引導進近(APV-I)能力,填補了我國星基增強服務空白。精密單點定位服務,為中國及周邊地區國土測繪、精準農業、自動駕駛等領域用戶提供動態分米級、靜態厘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地基增強服務,已形成全國高精度一張網,提供實時米級、分米級、厘米級等增強定位精度服務。
是完全國產技術,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完全獨立自主研發,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目前,中國的BDS已經初步完成組網成功,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且具備短報文通信能力。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全球范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簽下了合作協議。
這個很簡單,從字面上理解就可以辨別出單頻的,只是單一的一個頻段,而三頻的可以在三個頻段當中自由的切換,當然,不論是單瓶還是三瓶,是需要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來決定的,自己需要丹萍就選擇單品就可以了,三瓶就有點功能浪費,因為價格很高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