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建設須小區業委會提出申請,供電部門現場檢測,符合標準的即可以安裝。
電動車充電樁的設置規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地點設置規范:電動車充電樁應該設在不妨礙交通、不影響行人通行的地方,應符合相關規定和要求,如不得設置在馬路障礙物居多的路段、十字路口具有交通量大的路段等。
2.設備設置規范:電動車充電樁的數量要符合周邊電動車的數量,其中充電樁的設置要考慮到充電負載的管理,電源電壓、電流等設施建設的條件。充電樁內部也應設置相應的輔助設施,如空調、監控攝像頭等。
3.安全規范:電動車充電樁的設置應符合建設安全、使用消防安全、運維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充電樁的設施要防止對外人員的觸電事故,在極端情況下應具備短路斷電功能、過載保護等相關特性。
總之,電動車充電樁的設置要考慮周全,不僅要滿足用戶需求和供需匹配,同時也要符合相關規定和標準,以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高效和便捷。
地下車庫安裝充電樁時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如果是電瓶車的充電樁,需要規劃一個專門的區域安裝充電樁,且應設置煙霧感應器,如果出現電器火災時,能及時報警并自動滅火。
(2)建立充電樁的溫度和濕度都有一定要求,溫度需要控制在20℃-50℃,濕度保持在5%-95%。一定要注意充電樁是否有漏電情況,一般充電樁材料選擇浸塑來滿足充電樁的散熱功能,具有較強的抗老化能力。
(3)安裝充電樁需要提前規劃好充電樁的路數,一般是16路,保持好插座位置,保證每個插座之間距離保持在一百厘米左右,在安裝充電樁插座的時候,要提前標記好,根據不同的插座具體安排不同長度的充電電線。
(4)連接電源線,需要找到專業的電工來完成,進行通電測試,確保充電插座的安全性,還要防止出現漏電危害,加裝漏電保護器,將其安裝在供電一側,還需要注意照明和插座回路不一致。
(5)最后需要再次檢查地下車庫信號強度和充電樁穩定性。信號檢測是安裝地下車庫充電樁的重中之重。
存在管理制度因為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配套設施,為了保障使用者的權益和統一管理,各地政府和企業會出臺相關的管理制度,對充電樁的建設、使用、維護等方面進行規范和監管,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服務。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充電樁的數量也會逐步增加,未來管理制度也需要跟進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市場和用戶需求,并為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普及做出貢獻。
基礎設施設置規范:
設置在室外的充電基礎設施不得設置在雨水容易聚集的低洼處。當設置防雨罩、雨棚時應采用不燃性燃燒材料,其承重構件耐火極限及燃燒性能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二級耐火等級的要求。室外充電設備基礎底座內部電纜入口處應進行防火封堵。
室內建設規范:
室內公共停車場和新建、擴建建筑內設置充電基礎設施的場所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時的墻體、甲級防火門和滿足耐火隔熱性和耐火完整性不低于3.00時的防火卷簾與普通停車庫分隔,安全疏散應當滿足《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的要求。
根據我國發布實施的文件《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3號),電動汽車充電樁在民用建筑中的預留位置為:
1、在設置電動汽車充電樁時,應優先將預留充電樁的停車位設置在室內車庫中,且應集中布置或者分區域集中布置,并且確保設置點與提供電源的變配電室相近。充電樁的布置應縮短供電線纜的距離,盡量靠近上級配電設備。
2、在選取設置充電樁停車位后,還應該考慮充電樁的安裝位置,或靠墻或靠柱。且預留的充電樁安全位置不得與水溝、地漏或者井等相鄰。
3、為方便充電車輛停放以及充電人員操作,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安全位置應靠近充電位,且設備外廓距離充電位邊緣的凈距應超過40cm。
值得注意的是:充電樁的布置要以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或者充電為準,并且為了保證充電樁及其操作人員的安全,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防范;其中,充電樁預留安全空間應滿足相關間距要求。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消防要求有充電基礎設施不得設置在低洼處和充電基礎設施建在室內房屋的要求。
基礎設施設置規范:
設置在室外的充電基礎設施不得設置在雨水容易聚集的低洼處。當設置防雨罩、雨棚時應采用不燃性燃燒材料,其承重構件耐火極限及燃燒性能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二級耐火等級的要求。室外充電設備基礎底座內部電纜入口處應進行防火封堵。
室內建設規范:
室內公共停車場和新建、擴建建筑內設置充電基礎設施的場所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時的墻體、甲級防火門和滿足耐火隔熱性和耐火完整性不低于3.00時的防火卷簾與普通停車庫分隔,安全疏散應當滿足《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的要求。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