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槽驗樁常規來講,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現場的驗收,二是現場驗收完畢后,回到會議室,各參會單位對驗收情況進行總結性發言。
監理單位作為現場管理,在發言的時候要強調嚴格按照規范,圖紙,合同要求對現場的施工全程跟蹤,最后總結合格,完畢!
灌注樁施工監理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監理人員需要檢查施工單位的資質、施工方案、施工設備、材料等,確保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
施工過程的監督:監理人員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監督,包括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安全生產等方面,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施工質量的控制:監理人員需要對灌注樁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孔等進行檢查,確保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
施工安全的保障:監理人員需要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確保施工過程中不發生安全事故。
施工記錄的管理:監理人員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記錄進行管理,包括施工日志、質量檢查記錄、安全檢查記錄等,確保施工過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監理要點
一、灌注樁工程質量預控
1、研究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樁位平面布置圖、樁基結構施工圖,弄清設計要求和對影響灌注樁工程質量和安全因素進行預測分析。研究建筑場地和鄰近區域的地下管線、地下構筑物、地面建、構筑物的調查資料,確保周邊不受影響。
2、資質審查:資質審查是任何工程開工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對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資質審查應更加嚴格仔細,并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施工隊伍的承建資格及現場人員的素質及經驗的審查。工程質量的把關很大程度上是靠現場工人的雙手來完成的,特別是鉆孔灌注樁這種對施工工藝有嚴格要求的工種,監理人員必須了解他們以往的施工經驗,檢查特殊工種的上崗證書等:施工過程中,往往由于現場工人一個錯誤的操作,就造成整根樁報廢的嚴重后果,因而除了要具有相關的工作職責及制度外,還應進行責任心的教育。二是施工機械的審查。施工單位使用的成孔機械必須與現場土質、樁徑、樁深等要求相適應,應注意審查其設備檔案,保證其性能良好,不合格的機械不準進入現場;如果機具破舊,施工中打打停停,勢必嚴重影響質量。同時應考慮供電情況,一般應有備用發電機。
3、組織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設計交底與圖紙會審可同時進行,以設計交底為主,設計人員申明設計意圖,重申質量標準,監理人員應提出必要的以求保證質量的一些工作要求。
4、核承包單位的灌注樁施工技術方案。重點:①施工程序安排是否合理;②施工機械設備能否保證質量;③施工方法是否符合現場條件和工藝要求,并滿足國家施工規范和質量驗評標準等。施工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質檢制度等。
5、核承包單位申報和進場的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劑、鋼筋等的合格證或復試單。
6、砼攪拌廠或現場攪拌站機械設備的狀況(包括生產能力、生產質量、管理水平等)。
7、查鉆孔機、起吊、灌注、清渣與排漿以及加工和壓漿等設備狀況。
8、核砼配合比及檢查施工配合比是否滿足水下砼澆注要求①砼配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坍落度宜為180~220㎜,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②砂率宜為40~45%;③選用中粗砂;④粗骨料(碎石)最大粒徑5~20㎜.
9、查現場排泥、排渣的安排是否合理。
10、督承包單位認真做好第一孔或試樁工作,以取得經驗和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工藝操作,保證施工質量。
二、灌注樁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要點
1、復查樁孔定位及標高。基樁軸線的控制點和水準基點應設在不受施工影響的地方,復核后妥善保護,施工中經常復測。
2、復查鉆桿的垂直度,控制垂直偏差1%以內,鉆頭對孔位應正確,鉆頭中心與護筒中心偏差宜控制在15㎜以內。
3、監督承包單位做好清泥換漿工作,以減少孔底沉淀物。
4、對泥漿試驗和調制進行質量控制。鉆孔過程中檢查所用泥漿能否及時調整適應穿過各種地層的需要。一般要求泥漿粘度17~20s,含砂率<2%,密度1.03~1.1kg/m3,膠體率>98%。
5、進行終孔驗收,終孔的確定主要參照三個因素,即設計深度、鉆速及浮渣取樣,原則上應由地勘單位派出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進行鑒定,監理工程師應檢查孔深、孔徑、沉渣厚度按照下表驗收。
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成孔質量標準
項目 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鉆(挖)孔樁 孔的中心位置(mm) 群樁:100;單排樁:50
孔徑(mm) 不小于設計樁徑
傾斜度(%) 鉆孔:<1;挖孔:<0.5
孔深(m) 摩擦樁:不小于設計規定
支承樁:比設計深度超深不小于0.05
鉆孔樁 沉淀厚度(mm) 摩擦樁:符合設計規定。設計未規定時,對于直徑≤1.5m的樁,≤200;對樁徑>1.5m或樁長>40m或土質較差的樁,≤300
支承樁:不大于設計規定;設計未規定時≤50
清孔后泥漿指標 相對密度:1.03~1.10;黏度:17~20pa?s;含砂率:<2%;膠體率:>98%
注:①清孔后的泥漿指標,是從樁孔的頂、中、底部分別取樣檢驗的平均值。本項指標的測定,限指大直徑樁或有特定要求的樁。
②對沖擊成孔的樁,清孔后泥漿的相對密度可適當提高,但不宜超過1.15。
6、澆灌砼前,應檢查孔內泥漿比重應小于1.1,含砂率<2%,粘度<20s.
7、監督承包單位在1.5~3h內(最多不超過4h)完成砼澆筑的準備工作,上報砼澆筑申請,監理工程師審批。
8、成孔后不能立即灌注砼的樁孔,應檢查是否滿水,以防塌孔。灌注前應進行第二次清孔,清孔后再檢查沉渣厚度,符合規范要求后允許澆灌砼。
9、檢查鋼筋籠的制作質量,對鋼筋籠進行隱蔽驗收。檢查保障保護層的措施,注意起吊鋼筋籠的情況,防止嚴重變形。主要檢查鋼筋籠的制作質量、下籠、焊接質量、搭接長度。分段制作的鋼筋籠的長度以鋼筋的定長為宜,但不宜短于6m,連接時50%的鋼筋接頭應予錯開焊接,且兩鋼筋軸心在一直線上。為避免灌注導管掛籠及鋼筋籠上浮,籠底鋼筋略成喇叭狀。對非全長配筋的樁,鋼筋籠頂標高低于地面時用吊筋將鋼筋籠焊接牢固,防止下落。鋼筋籠的保護層最好是設置成混凝土滾輪,厚度為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每隔2m均勻布置4個,穿在箍筋上,這樣既保證保護層厚度,又能減少對孔壁的擾動。在夜間施工時要特別注意焊縫的飽滿程度。
10、砼導管應拆裝靈活,澆筑過程中應保持導管始終在孔洞中心,并隨時測量澆筑深度,確定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6m),防止導管提拔過快、過多,造成斷樁。
11、下導管后,澆灌砼前,要求再次清孔,并計算澆灌砼量,要保證澆倒首灌砼后導管埋入砼面下1m以上。
12、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樁頂不得低于設計標高500mm,應考慮鑿除的泛漿高度必須保證暴露的樁頂砼達到強度設計值。
13、核算砼澆筑量(澆灌量必須大于按孔徑計算的體積,充盈系數一般土質為1.18)。
14、鉆孔灌注樁施工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要隨隨時檢查現場人員特別是質檢人員的在崗情況及有無作鉆進記錄,監理人員要及時做好工序的檢測驗收工作。
15、督促施工單位按要求留置砼試塊。每澆注50M3必須有1組試件,小于的50M3樁,每根樁必須有一組試件。并根據需要留置同條件養護試件。
三、灌注樁工程施工質量的事后控制
1、樁頂鋼筋注意不要任意彎折,復核實際樁位和標高。
2、審查混凝土強度統計表和計算表,
3、申報抽芯和小應變檢測。
4、各項資料經審查符合要求后,組織樁基驗評。
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和采取措施
1、首灌砼不成功時,應立即采用泵吸反循環清孔吸出孔內砼,然后重新首灌。
2、若發生堵管,則應拔出導管疏通后,重新下導管(離砼面30~40㎝),然后斷續灌注,并分析發生堵管的原因。
2.1埋管過淺,導致井孔內的泥漿返到導管里,形成混漿,使管內砼流動性降低,石子呈團狀,堵在管口而造成堵管。
2.2埋管過深,使導管內砼不能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沖出導管形成堵管。
2.3砼攪拌不良或石料粒徑過大,使砼的流動大大降低而堵管。
2.4為防堵管,必須保持導管埋入砼內不得過深過淺,一般以2~6m為宜;嚴格控制砼的攪拌質量,不合格的砼不能進入導管;砼灌注一定數量后,就必須拆管,防止埋管過深,每次拆管前應測定砼面的高度,并與理論值進行比較,按偏于保守的數值確定埋管深度,保證埋深不超過6m,且不小于2m.
3、鋼筋籠上浮
3.1灌注過程中導管卡住鋼筋籠,引起鋼筋籠上浮。采取措施:①當砼面未達到鋼筋籠時,只需邊轉動導管邊緩緩提升,至鋼筋籠與導管脫開為止,鋼筋籠會由于自重沉至原位。②當砼面未達到鋼筋籠后導管卡住鋼筋籠時,移動導管使兩者脫開,但由于有砼托著,鋼筋籠不會復位,因此在砼進入鋼筋籠后,應盡力避免導管與鋼筋籠相卡。
3.2在砼接近鋼筋籠底時,如操作不當,砼的沖擊會托著鋼筋籠上浮。采取措施:①當首灌砼澆筑時,鋼筋籠應有定位鋼筋,并放慢灌注速度,以減小管口砼對鋼筋籠的沖擊力;②當砼面在鋼筋籠里灌至4m以上時,可一次性將導管提升到鋼筋籠段,要求保持2~6m埋管深度,灌注速度仍要放緩;③待鋼筋籠埋深達到2m以上后,一般不會上浮,可用正常速度灌注。
4、其它影響質量的問題
砼灌注中如遇停水、停電或機械故障而不得不終止灌注時,須采取應急措施(采用備用水源,電源和機械設備)恢復灌注。
鉆孔樁監理的職責是確保鉆孔樁的建設質量,包括監理鉆孔樁的鉆孔深度、鉆孔直徑、樁身質量、鉆孔位置、樁基礎等。以下是鉆孔樁監理需要找到毛病的步驟:
1.檢查鉆孔樁的規模、數量、深度和位置,確保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鉆孔樁監理的職責是確保鉆孔樁的建設質量,包括監理鉆孔樁的鉆孔深度、鉆孔直徑、樁身質量、鉆孔位置、樁基礎等。以下是鉆孔樁監理需要找到毛病的步驟:
1.檢查鉆孔樁的規模、數量、深度和位置,確保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
2.樁鉆孔樁監理的職責是確保鉆孔樁的建設質量,包括監理鉆孔樁的鉆孔深度、鉆孔直徑、樁身質量、鉆孔位置、樁基礎等。以下是鉆孔樁監理需要找到毛病的步驟:
1.檢查鉆孔樁的規模、數量、深度和位置,確保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檢查樁身樁身和鉆孔地質條件。這包括檢查地質結構、地下水位、巖土穩定性等,確保鉆孔樁的地質條件符合規范要求。
3.檢查所有的樁基礎和鉆孔樁的承載力。這可以通過測量樁承載力、檢查樁承載力承載力承載力曲線圖、檢測樁承載力承載力極限值等方式完成。
4.檢查鉆孔樁的混凝土質量。包括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密實性、坍落度等,確保混凝土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5.檢查樁基的平整度,確保符合規范要求。
6.檢查樁基防護和排水系統,確保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7.檢查所有的過程文檔和監理記錄,包括監理人員的職責、檢查、評估和驗收結果等。
以上是鉆孔樁監理需要找到毛病的步驟。監理需要仔細、全面、公正地檢查所有項目,確保鉆孔樁的質量符合要求。
關于樁基監理驗收流程大致有以下幾點:
1、根據樁基圖紙監督施工單位現場樁基放線位置是否正確。
2、檢查確認進場的打樁設備是否完好,設備車輛的許可證、年檢合格證,以及人員的資格證是否齊全。
3、根據設計圖紙檢查進場的管樁尺寸規格是否正確,核對管樁出廠合格證。
4、旁站觀察打樁的全過程。進樁深度、垂直度、以及樁本體和樁頭是否有裂縫或破損。若有接樁,查看焊縫是否合格。
5、若有進樁困難,樁身或樁頭破損,與施工單位、業主代表協商解決相關問題。
6、每天做好打樁記錄,匯總歸檔。
1.對樁基礎質量進行監理,包括樁基豎向位移、水平位移、將樁基和地基固定等;
2.檢查澆筑砼混凝土有關工藝工序,如澆筑層數、每層厚度、混凝土的流動性、占輔料比例、強度等;
3.監測施工設備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施工時是否符合安全規定;
4.監測控制樁長度、厚度以及樁基的位移量。
樁基工程、鉆孔灌注樁、圍護攪拌樁、水上打樁施工中,監理人員如何對現場進行管控,保證質量和安全?
⑴施工單位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項目經理資格證件、項目經理安全上崗證件、安全管理人員上崗證件、特種作業人員證件、總包與業主或總包與分包的安全管理協議書,是否報審審批完成;
⑵監理應對樁機設備進行監控,重點是樁機是否與本工程施工機械設備計劃箱符合,樁機進場后,施工單位是否進行檢查、自檢驗收合格,樁工機械使用的鋼絲繩、電纜、夾頭、卸甲、螺栓等材料及標準件應有制造廠簽發的出廠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技術性能參數等文件;
⑶安裝、拆卸施工方案是否已報審或通過審批完善;
⑷樁機安裝、拆卸人員、管理人員是否到位,樁機操作人員、指揮人員應持有效證件上崗,施工單位是否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安裝、拆卸前的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工作;
⑸安裝、拆卸過程中項目監理應進行監督巡視,并作好相關記錄和巡視記錄,發現違章行立即制止,發現安全事故隱患及時督促施工單位整改,消除隱患,確保安裝、位移、拆卸全過程安全;
⑹樁機安裝完成后,安裝單位、總包單位應進行自檢,并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出具檢查合格報告和合格證,報項目監理機構核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⑺樁機在使用和位移過程中,監理應監督和提醒施工人員要保持安全距離,在5M以外,現場要有管理人員指揮,無關人員禁止進入施工區域;
⑻樁機拆除時,嚴格按照拆除方案要求進行,要由有拆卸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揮,設置警戒區域,嚴禁無關人員禁止進入拆除區域;
⑼水上打樁作業除了嚴格遵守上述規定外,還應重點完善水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如(水上作業平臺安全防護措施、臨時用電設備安全、樁機安全穩定性、防風、防臺、防汛、防火安全措施、上下人員安全通道進出口管理、作業人員安全保護措施救生依、安全繩等)措施。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