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品牌廠商充電樁:上海摯達、星星充電、特來電等。
比如上海摯達,網上整體口碑比較好,為大量國產新能源車供貨。220V、32A規格的一般版本1500左右,目前網上能找到的380V第三方充電樁,大家比較推薦僅上海摯達一家。缺點是平時價格要3000多且不含安裝,性價比不高,加上線材、人工還不如直接上8000的380V特斯拉原裝充電樁了。
2020年中國充電樁運營商排行榜單,江浙滬品牌占據榜單一半席位本次上榜《2020年中國充電樁運營商排行榜單TOP10》:
1、 特來電、
2、 星星充電、
3、 國家電網、
4、 云快充、
5、 萬馬愛充、
6、 上汽安悅、
7、 特斯拉、
8、 中國普天、
9、 深圳車電網、
10、 依威能源。
充電,可以說是解決新能源車主續航焦慮的特效定心丸。然而車主的續航焦慮除了來自車輛本身自帶的電池容量之外,充電速度還有充電樁設備的普及程度同樣也非常重要。說起充電樁,這國內充電樁企業10強都有哪些呢?
1、特來電
特來電隸屬于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覆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的建設、運營及互聯網增值服務。截至2020年,特來電充電樁總數為15.7臺,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充電樁運營龍頭企業,特來電的成長歷程并非一帆風順。2014年國內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大幅放開,箱式電力設備制造企業特銳德組建子公司特來電,擬向下游充電樁運營產業延伸布局。然而充電樁行業本身基建屬性明確,只有形成規模才有盈利可能。特來電成立后曾長期處于虧損狀態,2016年虧損額依然高達3億元。直至2018年,母公司特銳德財報顯示,公司營收58.06億元,凈利潤2億元,充電業務實現盈虧平衡,這也意味著特來電終于開啟了盈利模式。
2、星星充電
星星充電的營業范圍覆蓋充電設備制造、充電樁運營、平臺服務等環節。據了解,星星充電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充電設備銷售,其充電樁運營業務盈利規模較為有限。截止2020年,星星充電樁總數13.2萬臺。
與特來電不同,星星充電并沒有從成立之初就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做大量鋪陳,而是選擇以外包的形式快速建設充電樁,搶占市場份額。但隨后,隨著市場地位漸趨穩定,同時為了控制成本,星星充電兩年前開始進行核心部件研發,目前公司已研發出500kW液冷大功率充電樁,充電8分鐘可補充續航400km。
3、國家電網
提起國家電網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我們每個家庭的用電都由國家電網承擔,也可以說國家電網掌握著整個行業的命脈。占據如此重量級地位的國家電網在公共充電樁行業也沒有示弱,以北京五環內為例,5公里之內基本都可以找到國家電網的充電站。甚至一些偏遠景區的停車場,同樣也能看到國家電網的電樁。截止2020年,國網公司總計運營充電樁8.8萬臺。
4、中國普天
中國普天同為中央企業,但百億級的資產規模與國網公司萬億體量對比仍有相當差距,公司以信息通信技術的研發、系統集成、產品制造、產業投資等為主營業務,旗下子公司普天新能源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建設、運營和服務。
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普天運營充電樁數量為14,152臺。相比之下,國網公司的體量優勢中國普天無法企及,而民營企業特來電、星星充電的市場靈活性亦優于中國普天。
作為深耕信息通信領域的企業,中國普天正在力求通過技術優勢謀求差異化發展。普天新能源已與滴滴出行、神州優車等科技出行領域企業達成合作,嘗試打通充電與車輛運營平臺接口,在充電運營和大數據服務方面創造更多可能性。
5、上汽安悅
上汽集團作為目前運營充電樁規模最大的車企,其下屬公司上汽安悅成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配套充電設施生產、建設、運營、綜合服務等業務。上汽安悅2020年運營充電樁數量為17,822臺。其背后主要有上汽集團作為靠山,上汽安悅不但可以充分利用4S店的資源建設充電樁,而且上汽集團投資的共享出行平臺EVCard也為安悅創造了大量充電需求。
6、比亞迪
同樣作為車企代表,比亞迪在充電樁建設方面也做出了一定布局。從整車產業鏈來看:比亞迪在上游電池、電機、電控方面都做了嚴密部署,相應產品幾乎全部自用;向下順延到充電服務,比亞迪2015年開始建設公共充電樁,2018年初保有數量達到4,640臺。但就在2018年,比亞迪主動放棄了交流快充樁業務,致使2020年運營充電樁總數銳減至1,210臺。
這其中主要是因為目前直流樁是快充的主流,發展成熟應用廣泛,除比亞迪以外,其它品牌新能源車型基本不支持交流快充,普及交流快充技術的難度比較大。而且加裝快充模塊和交直流變壓器,會提高充電樁和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因此比亞迪的斷腕,或許可以成為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7、國電南瑞
國電南瑞是國網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主要從事電力自動化及保護、電力電子、智能化電氣設備等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工程服務與工程總承包。該公司是國家電網沿高速公路已建充電站的主要設備供應商,2015年中標充電設備1.77億元,在中標主體中所占份額最大。技術專長與國網公司的需求支持無疑成為國電南瑞的王牌。
8、奧特迅
深圳奧特迅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功率直流設備整體方案解決商,成立于1998年,是直流操作電源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
2009年,其開始進入電動汽車充電領域,聚力于直流操作電源的研發生產,目前其高頻智能化充電模塊已作為成熟產品得到較為廣泛的落地應用。另一款產品矩陣式柔性充電堆也已投入運營,據稱一套充電堆可滿足64輛純電動出租車或720輛社會乘用車的充電需求。而奧特迅第二代充電技術集約式柔性公共充電堆則打破了一車一樁的模式,有望緩解交通能源、空間緊張的問題。
9、電動未來
電動未來是一家電動汽車充電領域B端服務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15年,旗下產品充電樁APP同年上線。此款APP主要用于協助車主查找充電樁、完成支付,同時支持路徑規劃、智能推薦、充電記錄等功能。2015年正處于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期,充電樁建設還沒有跟上,充電樁APP為找樁難的消費痛點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從合作方的角度出發,電動未來一方面為中小型企業搭建充電樁運營管理后臺,另一方面也在利用數據互聯為特來電、上汽安悅等大型企業引流。作為聯動充電樁運營商與電動汽車車主的媒介,B、C兩端的廣泛接入都會給運營-服務-消費者三方創造更多利益。
10、云杉智慧
云杉智慧成立于2015年,業務涵蓋電動租賃車運營、電動公務車運營、電動通勤車運營等電動車綜合運營服務,以及充電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智能管理系統的開發應用等。2020年公司運營充電樁數量為7,845臺。
中國充電聯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特來電運營充電樁15.7萬臺,星星充電13.2萬臺,國家電網8.8萬臺,南方電網目前數量較少為2118臺,上述四家企業合計運營充電樁37.9萬臺,占國內總公共充電樁數量(55.1萬臺)的68.8%。
特來電電動車充電樁最火,廣州市的充電樁品牌有很多,其中綜合實力前六的充電樁運營商分別是星星充電、特來電、勁樁、依威能源、普天新能源、云杉智慧,這六家運營商合計占比90%以上,幾乎壟斷廣州市的充電服務市場,其充電樁已基本覆蓋廣州各個角落。
三巨頭充電樁都是國內知名的充電樁品牌,它們的產品質量和服務口碑都比較不錯,但針對不同的需求和場景,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
1.北汽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是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車品牌,也是國內領先的充電樁品牌之一。其推出的充電樁產品覆蓋了家用、公共及特殊應用等多個領域,適用于不同的用戶群體。同時,在充電樁的售后服務上也有不錯的口碑。
2.特來電
特來電是國內領先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提供商,旗下品牌“星星充電”在全國范圍內布局了許多充電站,服務網絡廣泛。其推出的充電樁品質量較高,可靠性較好,適合用于公共充電場景。
3.華為
華為充電樁是近年來推出的新品牌,其充電樁產品采用了智能化設計,可以通過AI技術,實現智能調度和管理,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電服務。同時,華為在充電樁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也做了不少的投入和措施。
綜合來看,三巨頭充電樁都是不錯的選擇,選擇哪一個品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場景來選擇。
1、新北洋:公司的換電柜產品主要是用于電動單車等的充換電,與部分國內知名的運營商進行合作。
2、英威騰:公司能夠為換電站提供充電模塊,提供換電站內換電運營,為換電模式提供支撐。
3、友訊達:公司主營業務包含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檢定裝置和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及充/換電設備。
4、奧特迅:子公司東莞奧特迅新能源服務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設施建設運營。
5、展鵬科技:子公司伯坦科技專注于“換電技術體系”的電動汽車產業研發和創新。
6、廣匯汽車:19年11月與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設立合資公司,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服務及其他新能源汽車后服務市場,通過將智慧車聯網平臺與智能充換電服務連通,共享充換電設施資源,打造新能源汽車充電、出行、能源一體化服務鏈條。
7、上海電氣:全部充換電設施接入國家電網車聯網平臺,接入率、投運率、項目里程碑管控率均達到100%。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