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常住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936.9881萬人。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安徽省轄地級市、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截至2020年,合肥市下轄4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144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28.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合肥市常住人口為9369881人,城鎮化率達82.28%。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上報、數據比對核查階段工作已經結束,按照市普查辦和市統計局統一部署,人口普查行職業編碼階段工作全面啟動。
安徽省宣城2021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宣城常住人口為2500063人,男性占比51.39%,女性占比48.61%,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3.64%,15-59歲占比63.78%,60歲以上占比22.59%,65歲以上占比18.04%。
2019年末2020初:全市戶籍人口278.8萬人,比上年減少0.1萬人。常住人口266.1萬人,比上年增加1.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6.33%,比上年提高1.12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1.07‰,比上年降低0.47個千分點;死亡率7.96‰,上升0.57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3.11‰,降低1.04個千分點。
2021年5月18日根據安徽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現將全省人口的基本情況公布如下:
人口總量:全省常住人口[2]為61027171人,與2010年安徽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9500468人相比,增加1526703人,增長2.57%,全省共有家庭戶21910377戶,集體戶977701戶,家庭戶人口為57272157人,集體戶人口為375501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1人。
安徽省的淮南和淮北煤礦最多。
安徽省兩淮煤炭基地是國家級13個煤炭勘查開發基地之一。截至2013年底,兩淮煤炭基地淮南煤田探明資源量179億噸,大多屬于淮南礦業集團和國投新集公司等企業。
為緩解省內煤炭資源緊張局面,安徽省地勘基金全額投資淮南潘集煤礦外圍煤炭勘查項目,勘查面積約281平方公里。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勘查研究院經過4年普查和詳查階段前期工作,利用地震、鉆探、測井等手段,基本查明勘查區煤炭資源賦存情況。勘查顯示,區域內共有可采煤層19層,平均厚度32.65米,主要為1/3焦煤和氣煤,是理想的煉焦配煤,原煤可作動力用煤。
有據可查的安徽省第一次人囗普查,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人囗普查,1953年6月30日24點為標準時點,當時普查人數具體為30343637人。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