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termec手持終端使用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Mobile或者WindowsCE。2.這兩種操作系統都是微軟公司開發的,專門用于嵌入式設備和移動設備。它們具有穩定性高、易于開發和維護的特點,適合于需要長時間運行的工業應用和商業應用。3.WindowsMobile和WindowsCE都支持多種編程語言和開發工具,可以方便地進行應用程序的開發和定制。同時,它們也支持多種通信方式和數據傳輸協議,適合于各種不同的場景和需求。
1.總則
為保障外部來源的軟件在華為終端設備上具備良好的使用體驗,華為統一對第三方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下簡稱“應用”)及其下載渠道(含提供應用下載功能的第三方應用)在華為終端設備上的應用下載、安裝等行為進行檢測和管理。終端用戶開啟相關功能后,華為會在終端用戶下載、安裝應用或從下載渠道下載、安裝應用的過程中,依據檢測情況和風險嚴重程度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免責聲明、下載或安裝限制、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等操作。
2.第三方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的質量檢測與安全審查標準
2.1兼容性要求
第三方應用必須通過在華為終端設備的兼容性要求,若應用未告知兼容性是否達標或出現以下不兼容情況,會在應用下載安裝過程中向用戶進行風險提示、用戶免責聲明和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
2.1.1應用頻繁出現崩潰。
2.1.2應用無法正常安裝、啟動、卸載。
2.1.3功能未實現或點擊后無響應或程序本身存在錯誤。
2.1.4應用顯示的圖像、文本和其他界面元素有明顯的失真、模糊或像素化。
2.1.5支持橫屏和豎屏方向的應用,出現在兩種方向展現時不具備相同的特征和操作或不具備同等功能。
2.2性能要求
第三方應用必須通過在華為終端設備的性能要求,若應用未告知性能是否達標或出現以下性能不達標的情況,會在應用下載安裝過程中向用戶進行風險提示、用戶免責聲明和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
2.2.1應用在冷啟動的時候未考慮用戶操作的響應速度,若加載時間超過1000毫秒,且在屏幕上未向用戶提供反饋(進度指示器或類似提示),則不滿足性能要求。
2.2.2應用在進行頁面或功能切換的時候未考慮用戶操作的響應速度,若加載時間超過500毫秒,則不滿足性能要求。
2.2.3應用未滿足良好用戶體驗,出現使用不流暢等現象。
2.2.4應用在運行時未充分考慮CPU占用是否過高或者異常,導致終端出現卡頓、ANR現象。
2.2.5應用在運行時為充分考慮內存占用是否過高或者異常,導致終端出現卡頓、ANR現象。
2.3功耗要求
第三方應用必須通過在華為終端設備的功耗要求,若應用未告知功耗是否達標或出現以下功耗不達標的情況,會在下載安裝過程中向用戶進行風險提示、用戶免責聲明和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
2.3.1應用轉入后臺時,有服務處于運行狀態(該服務與應用核心功能相關且必要的除外)。
2.3.2應用轉入后臺時,未主動釋放占用資源。
2.3.3應用轉入后臺后,私自啟動。
2.3.4應用轉入后臺時,有持鎖行為。
2.3.5應用轉入后臺時,占用系統資源(例如,藍牙,GPS等)。
2.4安全要求
第三方應用必須通過在華為終端設備的安全要求,若應用未告知安全是否達標或出現以下安全不達標的情況,會在下載安裝過程中向用戶進行風險提示、用戶免責聲明、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部分情況下會限制應用的下載或安裝:
2.4.1應用含有病毒木馬等侵害用戶的功能(包括代碼等可疑行為),并限制下載或安裝。
2.4.2應用含有惡意吸費行為,包括但不限于:未經用戶二次確認(即用戶需要對購買和支付分別進行一次確認)主動扣費、隱形扣費行為,未明確、明顯提示用戶(例如收費協議嵌套在應用引導頁內),以誤導方式實現用戶付費等。
2.4.3除支持核心功能而需要的最低級別權限外,應用擅自申請其他無關的權限。
2.4.4應用請求訪問與核心功能不相關的敏感數據(例如通訊錄或系統日志)或訪問用戶付費服務(例如:撥號器、短信或頻繁自動聯網)的權限。
2.4.5應用影響手機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安裝后自動修改系統默認配置且用戶無法修改,功能鍵失靈等。
2.4.6應用的簽名與華為應用市場貨架上檢測過的同包名應用不一致。
2.4.7同名應用因含有的支付、推送等SDK不同,或被第三方加固、重新打包或添加渠道號等差異化處理后,未在華為應用市場進行過安全檢測。
2.5穩定性要求
第三方應用必須通過在華為終端設備的穩定性要求,若應用未告知穩定性是否達標或出現以下穩定性不達標的情況,會在下載安裝過程中向用戶進行風險提示、用戶免責聲明和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
2.5.1應用在華為終端設備上出現崩潰、強制關閉、凍結或不正常運行現象。
2.5.2應用的版本不是最新穩定版本,或比華為應用市場貨架上檢測過的同包名應用版本低。
3.第三方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下載渠道的質量檢測與安全審查標準
3.1安全檢測
第三方應用下載渠道必須擁有完善的應用安全檢測機制,或與安全公司/機構的檢測合作證明,若應用下載渠道不滿足安全標準及要求或未告知是否滿足上述要求,華為會在用戶從該渠道下載或安裝應用過程中進行風險提示和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等操作。應用下載渠道的安全檢測機制需符合以下標準:
3.1.1渠道在架應用的自有安全檢測記錄可回溯,檢測通過率100%。
3.1.2渠道分發的應用在第三方安全檢測的問題檢出率低于2%。
3.1.3各終端廠商或應用安全檢測機構通報的風險與高危應用,在此渠道7日內下架處理率100%。
3.2兼容性檢測
第三方應用下載渠道擁有針對所有華為終端設備的應用兼容性檢測機制,或與應用適配檢測平臺的檢測合作證明,若應用下載渠道不滿足或未告知是否滿足上述要求,華為會在用戶從該渠道下載或安裝應用過程中進行風險提示和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等操作。應用下載渠道的兼容性檢測機制需符合以下標準:
3.2.1兼容性檢測范圍要求:華為主流系統版本至少一款,且需覆蓋華為發布的全部終端設備機型。
3.2.2兼容性檢測通過率要求:第三方應用下載渠道所分發應用整體兼容率80%及以上,其Top1000應用兼容率90%及以上。
3.2.3兼容性提示要求:對所有不兼容華為設備或系統的應用必須給出明顯的用戶提示。
3.3隱私保護
第三方應用下載渠道有針對應用下載功能的用戶隱私保護機制和用戶投訴處理機制,若應用下載渠道不滿足用戶隱私保護機制及投訴處理機制等要求或未告知是否滿足上述要求,華為會在用戶從該渠道下載或安裝應用過程中進行風險提示和華為應用市場已檢測版本安裝提醒等操作。應用下載渠道的用戶隱私保護機制需符合以下標準:
3.3.1具有明確的規定用戶個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目的、方式和范圍的規章制度。
3.3.2具有完善的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和用戶數據監控與風險上報機制。
3.3.3用戶個人信息三方傳遞保密與評估制度。
應用下載渠道的用戶投訴處理機制需符合以下標準:
3.3.4有專門的應用下載功能用戶投訴受理部門和用戶投訴受理機制。
3.3.5有監督用戶投訴處理質量的機制。
3.3.6承擔因渠道提供的應用導致華為終端設備用戶投訴的服務成本,因此產生的終端設備損壞、換機等賠付方式同華為“三包”賠付方法。
1.電池問題:PDA手持終端的電池可能因為長時間使用或充電不良等原因導致電量不足或不穩定。解決方法包括更換電池或更換充電器等。
2.系統異常:PDA手持終端的系統可能出現崩潰、死機等問題。解決方法包括重啟設備、硬復位、重新安裝系統等。
3.屏幕問題:PDA手持終端的屏幕可能受損或出現觸摸不靈等問題。解決方法包括更換屏幕、校準觸摸屏、清潔屏幕等。
4.連接問題:PDA手持終端的連接可能出現無法連接WiFi、藍牙等網絡的問題。解決方法包括重啟設備、重新設置連接等。
5.存儲問題:PDA手持終端的存儲可能出現碎片化、讀取失敗等問題。解決方法包括清理硬盤、格式化存儲卡等。
6.應用問題:PDA手持終端的應用可能出現閃退、運行緩慢等問題。解決方法包括升級應用、清理緩存等。
7.其它問題:PDA手持終端還可能出現其他問題,如聲音、攝像頭等功能異常。解決方法包括更換零部件、調整設置等。
1較為落伍2因為目前智能手機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強大,不僅可以擁有pda手持終端的大部分功能,還擁有更多的應用,如社交軟件、視頻播放、游戲等等,更便于攜帶和使用。3某些特殊行業還會需要使用pda手持終端,比如物流、倉儲、快遞等等,但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機已經逐漸替代pda手持終端的位置。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