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雖然普遍規模小,但是專業性和針對性比較強,實施物聯網業務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通過細分市場,圍繞客戶需求,實施個性化的定制服務,使業務的解決方案更加準確有效。未來虛擬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與各個行業聯系緊密的虛擬運營商將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行業的發展也將步入開放、競爭的新階段。
小米移動、聯想懂的通信、海航通信、樂語通信、遠特通信、民生通訊等已獲得物聯網試用牌照的企業都不同程度推出物聯網業務,部分企業甚至將物聯網作為其主營業務。他們的玩法基本上可以歸納為物聯網連接、物聯網終端和物聯網方案三種類型,不過基于其所擁有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轉售資源。
例如:聯想懂的通信一直致力于擴大其連接資源、云平臺資源和增值服務資源等,推出了基礎運營商物聯網卡、連接管理平臺、應用使能平臺、eSIM、物聯網通信模組、開發板、多行業解決方案集成等,并能夠提供“云管端軟硬一體”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物聯網產業價值無限大,但要經歷重重考驗方能成大器
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連入網絡,與人密切相關的產品比如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一旦遭到黑客攻擊隱私數據泄露,后果將不堪設想,物聯網產品和手機一樣需要實名認證,需要得到安全保護。
同時,物聯網市場規模足夠大,競爭空間足夠多,能讓企業獲得足夠的發展空間。但物聯網市場的復雜度更加考驗企業的創新能力。尤其虛商進入到物聯網市場要轉變發展思路。虛商僅靠套餐資費上的創新是難以獲得物聯網市場的青睞的,只有業務、技術上的創新才能在物聯網市場有所作為。
事實上,物聯網應用場景復雜、終端類型多樣、業務種類眾多等特點讓物聯網需要完善的管理、運營解決方案,如套餐的設定、開/寫卡、終端管理等。這些都是需要虛商投入大量精力解決的問題。
例如,可穿戴設備的連接就需要企業能夠解決開卡、安全、實名制、結算、服務和管理等問題。這需要企業不僅具備創新能力,更需要具備強大的運營支撐能力。
業內人士指出,虛擬運營商的背景較為多樣,且多為原行業“翹楚”,傳統業務優勢較為明顯,依托母體企業特色,進行資源整合,則可以創造性地提供該行業領域物聯網產品和解決方案。實際上,已有少數企業通過自身生態資源優勢,在物聯網領域取得不錯成績。比如小米移動與小米生態鏈海量智能硬件優勢互動,已達到1000萬級的物聯網卡發卡量,成為虛擬運營商中物聯網卡發卡量最高的廠商,且推出自身eSIM技術、物聯網方案應用于共享經濟、車聯網、智能終端、可移動設備等領域。當然除了早已布局物聯網產業的虛商外,作為虛商第三方綜合服務平臺號齊也積極探索物聯網行業領域應用,未來除深耕號碼業務之外也將會在智慧物聯網層面上發力,通過“物聯網+”的方式與不同行業用戶達成深度合作,為其提供云+端的物聯網整體方案。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