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申請37.5kw的充電樁
以國家電網建的直流充電樁來說,目前市面上面基本上大部分是37.5kW,當然也有的充電樁是在10kW、15kW以上。這一類的充電樁的充電時間是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不等,除了這些常規的充電樁以外,目前市面上面對于充電樁甚至還有一些是超充,充電樁的充電功率達到200kW左右,在充電的時間上面就更快了。
根據常見的電力標準,7千瓦的充電樁通常是32安。這是因為功率(千瓦)等于電流(安)乘以電壓(伏),而標準的家用電壓通常為220伏。所以,7千瓦除以220伏得到的電流約為31.8安,通常會取最接近的整數值,即32安。因此,7千瓦的充電樁一般是32安。
這與當前電動汽車制造商,在制造汽車(的電池)實行的國際標準化有關。現行車載電池的充電功率,采取標準化,其充電功率均為7kw。故充電樁充電功率均是7kw。
40A
單純用來給充電樁供電的話,6平方線+40A的漏保空開就可以了。原廠充電樁最大也就32A。可能是因為你多接了幾個插座,插座上插了用電器可能會超。
因為7kw充電樁的充電功率取決于電動汽車電池的電量和溫度等因素,有時候會出現充電功率不足的情況。
另外,為了保護電池壽命,充電樁會在電池電量接近100%時自動減少充電功率,這也是導致充電功率只有3.5的原因所在。
但是,如果車主使用品質較好的電動汽車,在電池電量較低的時候和溫度適宜的情況下,7kw充電樁可以達到7kw的充電功率,因此充電樁的實際充電功率與車主所使用的電動汽車品質和電量等因素有關。
按照電動車的國際標準,交流充電的接插口有七孔。
分別是中部橫向的三個粗孔、上部左右兩個橫孔、下部兩個橫孔。
車輛上充電接插口的上部,有一個橫向的凹槽,用于鎖扣充電插頭,防止其松脫。此外充電接插口的上方還有一個“電子鎖銷”,防止在充電狀況下車輛啟動。
交流充電樁與交流電網連接,是為裝有車載充電器的電動汽車提供交流電的裝置。充電樁本身并不產生高壓直流電,沒有給動力電池充電的功能,必須通過車載充電器才能給電動車充電,所以充電樁只是一個控制交流電源的裝置。
受車載充電器體積的限制,充電樁的功率及額定電流較小,一般交流電流僅限于16A之內,故交流充電就是“慢充”。交流充電的具體流程。對于公交純電動大客車這樣的車型來說,用電量大,因此動力電池的容量極大,并且為節省車上空間,一般不配備車載充電器,顯然不具備交流充電的條件,只能使用直流充電樁,進行大電流快速充電。
11千瓦好。因為充電樁的功率越大,可以提供給電動車的電能就越多,充電速度也就越快。而7千瓦的充電樁相對于11千瓦的充電樁,充電速度較慢,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充滿電池。另外,隨著電動車的普及,11千瓦的充電樁已經成為了市場的主流產品,已經在很多場所得到推廣和使用,容易找到使用和充電的便利設施。未來隨著電動車使用的不斷增多,充電樁的需求和應用場合也會更加廣泛,因此在充電樁設計和制造方面,還需要考慮充電效率和使用便利性,以逐步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和更新迭代,充電樁的技術和功能也將不斷升級,進一步提高充電速度和效率,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和便捷度。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