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7天就能下來。
電力企業會同用戶或其委托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到現場進行用電、施工可行性勘察。
對于符合充電設施建設條件的,電力企業在7個工作日內正式答復供電方案,用戶應在有效期內辦理充電樁補貼確認手續。
如果能拿下一個某個大品牌一個地區的代理權,完全可以,但必須趁早,因為越早,品牌和作成本更低,市場更大,等市場趨于飽和,就沒意義了。前些年太陽能剛起步的時候,我就提到這個代理權問題
小飛象充電樁是一種較為高端的充電設備,其具有智能化控制、高效充電、安全可靠等特點。小飛象充電樁可以實現多種充電模式,如直流快充、交流慢充、車載式充電等。同時,小飛象充電樁配備了智能IC卡,可以實現多種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總的來說,小飛象充電樁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充電設備,適用于各種場合的汽車充電需求。
電動汽車充電行業看起來很紅火啊,但真的普遍不賺錢。
判斷依據有兩個:一是,部分充電樁運營企業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報表可見,這塊業務是虧錢的;另一個是,很多充電運營企業都在縮減規模,不做純粹公共充電投資了。
對于公共充電場站而言,依賴普通電動車主的充電需求,基本不可能賺錢。一方面,私家電動車主還很少。至2016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00萬,乘用車大致估算約50萬,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約10萬(這些車輛常常不充電),剩下40萬電動乘用車,行業用戶還要占去大半。另一方面,電動車主如果自有充電條件,公共充電樁只是補電的需求。如果依賴公共充電樁充電,每周也就充兩三次,每次充電多也不過二三十度電。總而言之,是低頻和量少的充電需求。
新能源充電樁安裝肯定有前途。隨著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和節能環保的頭銜,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而車輛的普及勢必帶來充電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
首先還是得選擇使用場景,就目前而言主要看對充電站的定位,如果是做私家車板塊,目前收益不會太客觀,畢竟車輛不是太多,咱是做物流、公交板塊的,有興趣可以聊聊,國家出臺的很多政策都針對的運營車輛
每臺機器機器每年能產生2153.5的利潤,一個小區就按裝20臺呢就是40270元。除了第一年購買及安裝機器大概需要一次性20000元的投資,以后每年你就可以輕輕松松拿到四萬多元。兩個這樣的小區呢,你就可以收到八萬多元了。運營越多,收益越多。
這科士達充電樁市場占有率是40%。
科士達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具有模塊化設計、高防護性、高安全性、高適應性等優勢,搭載智能充電系統、配電系統、儲能系統、監控系統、安防系統、運維管理系統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各類應用場景使用,同時可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服務。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