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多菌靈浸泡下山樁時,先要將采挖回來的樹樁進行簡單的處理。將根部的切口修整平滑,用1:1000的多菌靈浸水溶液浸泡根部20分鐘左右,以作殺菌消毒處理,防止后期傷口感染細菌引起腐爛。
水泥攪拌配合比:水灰比0.45~0.55、水泥摻量12%、每米摻灰量46.25kg、高效減水劑0.5%。
1.為保證水泥攪拌樁樁體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在主機上懸掛一吊錘,通過控制吊錘與鉆桿上、下、左、右距離相等來進行控制。
2.對每根成型的攪拌樁質量檢查重點是水泥用量、水泥漿拌制的罐數、壓漿過程中是否有斷漿現象、噴漿攪拌提升時間以及復攪次數。
3.為了確保樁體每米摻合量以及水泥漿用量達到設計要求,每臺機械均應配備電腦記錄儀。同時現場應配備水泥漿比重測定儀,以備監理工程師和項目經理部質檢人員隨時抽查檢驗水泥漿水灰比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4.水泥攪拌配合比:水灰比0.45~0.55、水泥摻量12%、每米摻灰量46.25kg、高效減水劑0.5%。
5.水泥攪拌樁施工采用二噴四攪工藝。次下鉆時為避免堵管可帶漿下鉆,噴漿量應小于總量的1/2,嚴禁帶水下鉆。次下鉆和提鉆時一律采用低檔操作,復攪時可提高一個檔位。每根樁的正常成樁時間應不少于40分鐘,噴漿壓力不小于0.4MPa。
6.為保證水泥攪拌樁樁端、樁頂及樁身質量,次提鉆噴漿時應在樁底部停留30秒,進行磨樁端,余漿上提過程中全部噴入樁體,且在樁頂部位進行磨樁頭,停留時間為30秒。
7.在攪拌樁施工過程中采用"葉緣噴漿"的攪拌頭。這種攪拌頭的噴漿口位于攪拌葉片的最外緣,當漿液離開葉片向樁體中心環狀空間運移時,隨著葉片的轉動和切削,漿液能較均勻地散布在樁體中的土中。長期使用證明,"葉緣噴漿"攪拌頭能較好地解決噴漿中的攪拌不均問題。
8.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噴漿時間和停漿時間。每根樁開鉆后應連續作業,不得中斷噴漿。嚴禁在尚未噴漿的情況下進行鉆桿提升作業。儲漿罐內的儲漿應不小于一根樁的用量加50kg。若儲漿量小于上述重量時,不得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9.施工中發現噴漿量不足,應按監理工程師要求整樁復攪,復噴的噴漿量不小于設計用量。如遇停電、機械故障原因,噴漿中斷時應及時記錄中斷深度。在12小時內采取補噴處理措施,并將補噴情況填報于施工記錄內。補噴重疊段應大于100cm,超過12小時應采取補樁措施。
10.現場施工人員認真填寫施工原始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a施工樁號、施工日期、天氣情況;b噴漿深度、停漿標高;c灰漿泵壓力、管道壓力;d鉆機轉速;e鉆進速度、提升速度;f漿液流量;g每米噴漿量和外摻劑用量;h復攪深度。
(1)止水帷幕采用650@450三軸水泥攪拌樁。水泥摻量20%,水灰比為1.5。
(2)28天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1.0MPa,墻體抗滲系數不小于10E-7cm/sec。
(3)水泥土攪拌樁樁體垂直度應不得超過1/150,水泥土攪拌樁樁位偏差不大于40mm。
(4)相鄰三軸水泥土攪拌樁的施工間隙應不超出24小時。
(5)SMW內插H500×300×11×18型鋼,H型鋼需等基坑回填結束后方能拔除,拔樁時對于H型鋼拔后出形成的空隙應采用水泥與粉煤灰混合漿液進行跟蹤灌注。
(6)型鋼插入左右定位誤差不得大于30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150,底標高誤差不得大于100mm。
(7)型鋼必須在三軸攪拌樁施工完畢后3個小時內插入。
(8)型鋼須保持平直,接頭不得位于坑底上下2.5米區域內。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