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流量的變化主要受補給類型的影響,補給類型主要包括大氣降水,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流量變化受降水量的變化的影響,如熱帶雨林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不大,而地中海氣候區的河流冬季流量大,季風氣候區的河流夏季流量大,
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受氣溫影響,氣溫高的時候流量大,
以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有春汛
湖泊對河流水量有調節作用,既降低高水位,提高低水位
地下水補給穩定
北方: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南方: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主要原因:氣候和溫度差異,北方較冷,南方較暖河流流量北方:流量較大的月份是天氣較暖的四五月份和雨季的九十月份南方:流量較大的月份雨季的五至十月份主要原因:季節變化和雨期變化歸納:共同影響的因素:氣候不一樣,北方是溫帶濕潤性氣候,南方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指中國地理氣候)
第一個差異是南北之間的差異。通常南方人稱河流為“江”,如珠江和錢塘江。北方人稱河流為“河”,如淮河和遼河。這些稱謂之間有本質區別嗎?其實并沒有,這其實是一種地域文化差異的體現。
第二個區別是河流的穩定性。一般來說,由于四季的變化,地表徑流不會呈現明顯的司機變化的是“江”。長江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沒有明確的結冰期和固定的汛期,而黃河在夏天有很大的流量,在冬天經常斷流,但這不是絕對的。
河水搬運機械碎屑的能力、搬運量以及搬運方式,都與其流速、流量和河床的組成物有關。
河流的機械搬運能力,指河水搬運碎屑中最大顆粒的能力。搬運碎屑的粒徑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質量與流速六次方成正比。
河流的機械搬運量,指河水搬運碎屑的總重量(按百萬噸/年計)。搬運量與流速和流量,特別是流量有關,而且與進入河水中的碎屑量有關(河水的含沙量與來沙條件)。
所以,山區急流流速大,可搬動巨石;但流量小,搬運的總量少。
反之,平原區河流流速小,只能搬運沙和粘土;但流量大,搬運的總量大。
長江(3.05萬立方米/秒)
長江(theYangtzeRiver)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干流流經八省二市一區,于崇明島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長度僅次于尼羅河和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三位。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千米,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河口平均徑流量3.05萬立方米/秒,流域地區人口4億,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大約距今200~300萬年前至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長江流域就是早期人類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區之一,并且孕育出了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原始社會,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基礎。
二、剛果河(4.1萬立方米/秒)
剛果河(TheCongoRiver)也稱為扎伊爾河,位置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長約464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平均徑流量4.1萬立方米/秒,最大流量達8萬立方米/秒,為非洲第二長河,僅次于尼羅河。干流貫穿剛果盆地,呈一大弧形,兩次穿過赤道后注入大西洋幾內亞灣。剛果河流域擁有僅次于南美亞馬遜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面積為200萬平方千米,占非洲熱帶雨林總面積的70%,占全世界熱帶雨林總面積的25%,生物資源非常豐富。
一、亞馬孫河(21.9萬立方米/秒)
亞馬孫河(AmazonRiver)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長度6400千米,流域面積達691.5萬平方千米,占南美州總面積的40%,幾乎大如整個澳大利亞,支流的數超過1.5萬條,平均流量21.9萬立方米/秒,比其他3條大河尼羅河、長江、密西西比河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大約相當于7條長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河口寬達240千米,流量之大能將淡水沖入大西洋中達160千米。
亞馬孫河擁有如此巨大流量的原因主要是其處于熱帶雨林中,降雨十分豐富。加上位于廣袤的亞馬孫平原上,密布交織的水網源源不斷地提供流量,從而造就了這一世界奇觀。
尼羅河并沒有上榜,雖然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達到了6670千米,但是尼羅河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蒸發量巨大,也沒有河流補充,加上沿岸農業和工業大量取水,導致平均徑流量只有2500立方米/秒,遠遠低于那些大河的流量。
亞馬遜河排名第一,剛果河排名第二,長江排名第三
在我國河流分為江和河,江和河的命名多以流量來命名,比如在北方降水量小,河流命名多以河為主,如黃河、海河、汾河、淮河等,這里不一一列舉,在南方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雨量充沛,河流流量大,多以江命名,如長江,烏江,珠江,金沙江,錢塘江,湘江等等!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