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eSIM可穿戴設備一號雙終端業務從試點陸續擴展至全國。這是中國聯通繼2019年3月29日率先全國開通eSIM獨立號碼業務后的又一次重大革新。
而這一消息也再次引發了用戶對于eSIM的討論,目前eSIM在國內的應用狀況到底怎樣?三大運營商在eSIM方面究竟如何布局?eSIM在國內何時才能真正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可穿戴設備、物聯網成主要切入點
盡管eSIM的概念很早就已經出現,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eSIM應用進展異常緩慢,始終沒有出現大面積的使用。不過近年來,在移動運營商、設備商、SIM卡供應商、物聯網公司等移動生態系統各方的積極推動下,中國在eSIM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目前,eSIM技術已被應用于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表、智能伴侶等,下一步將在車聯網、工業物聯網等電子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
這其中,運營商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不得不承認,運營商需要通過實體SIM卡來“守住”大批量的用戶,進而某種程度上拉慢了eSIM進入手機領域的進程,但eSIM在可穿戴設備以及物聯網方面的快速應用跟三大運營商的布局和推動卻有必不可少的關聯。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